12月2日起,北京市人大财经委用三天时间,对北京2014年市级财政预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针对北京公共交通补贴金额逐年上升,市人大建议市政府调整公交定价机制;同时由于出租车非公益性,建议对当前出租车燃油政策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市人大城建环保委提出,公交维持低票价和财政补贴,负担不断加重,难以持续。(12月4日《新京报》)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并要求落实对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成品油价格补贴政策,确保补贴及时足额到位。公交优先作为一项惠及广大群众的民心工程,就是要为民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公交服务,让民众得到实惠。北京一半以上线路公交刷卡降到了4角钱,地铁两元钱可以换乘。北京廉价公交模式曾被不少人当成了公交优先的样本。然而,此时却传来北京市人大建议公交涨价的消息,公交优先的样本即将成为过去时,难免让人心生遗憾。民众买车被限购,坐公交被涨价,让人如何是好?
按照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的说法,公交维持低票价和财政补贴,政府负担不断加重,难以持续。在商言商,公交企业是要赢利的。在公交低票价的语境下,如果公交企业持续亏损,公交票价与运营成本倒挂,公交行业服务积极性难免会受到影响。如果公交企业表达涨价利益诉求,倒可以理解。但是人大建议政府对公交涨价,让人感觉坐偏了屁股。
更重要的是,化解公交亏损危机,并非只有涨价“华山一条道”.发展好公交系统,其目的不是赢利,而是承载着提供便民服务的社会责任。由于公交行业具有特殊的垄断属性,公交行业并非单纯的市场化经营性企业,它具有明显的公益功能。公交坚持低票价涨价,就是这种公益性的体现。住建部等六部门制定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明确指出: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必须实行低票价政策。公交涨价与这个规定相悖。即便公交成本压力太大,在城市对汽车摇号限购、引导低碳出行的当下,有关部门也应为民众算细帐,考虑民众的承受能力,让公交票价与普通民众收入接轨,而不是想涨就涨,想涨多少涨多少。
提升公共服务品质,还原公共服务产品公益属性,正在成为政府与社会的共识,公交涨价很是不合时宜。面对亏损,公交企业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内部挖掘潜力,比如,裁减冗员,提高运营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清理诸如公交职工免费坐车之类的内部福利。再比如,交代巨额公交卡押金去向,等等。而政府首先要想到的是足额兑现对公交行业的财政补贴,而不是想着涨价转嫁矛盾。
一言以蔽之,公交票价关键要与民生联动,体现公交公益性。一方面,公交企业要坚持内部消化运营成本压力,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体现责任担当。不能把公交行业放手交给市场博弈,轻易满足公交企业的涨价要求,甚至建议公交涨价,让公交涨价加重民众负担。政府应该在严格公交成本测算的基础上,持续给予公交行业政策倾斜,减免相关税费,增加财政补贴,为公交低票价提供原动力。
其实,为方便民众出行,政府承担公交低票价的损失,为公交优先提供政策兜底,显示公交的公益功能与政府的责任担当,并非真正的亏本生意。政府以公益公交换来民众的方便,赢得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善,实际上是树立政府公信形象,实现政府与民众利益双赢局面的契机。而且公交设施本身是花纳税人的钱投资建设的,以实际行动回馈纳税人是公共财政的题中应有之义。从长远来看,公交不涨价支出的实际上是一笔“公益成本”.其社会价值不可低估。在公交涨价的问题上,政府要三思而后行。
要说财力不可持续,政府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压缩三公经费与行政经费,用节省下来的钱给公共交通等民生事业增量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