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不清楚”……明明拨打的是政府部门的便民电话,有时候得到的答复却是“不便”。昨天,中国市场学会服务质量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服务委)透露,针对全国31个省区市180多个市、区、县,共2700多个政府部门的便民电话进行的明察暗访结果显示,服务质量合格率仅为48.9%。(9月23日中国新闻网)
毋庸置疑,便民电话本是为了方便百姓咨询相关政务而设立的,这本是一件民心工程。然而,据服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9月1日,已完成对全国31个省区市180多个市、区、县,共2700多个政府部门和国家有关部委便民电话的暗访和舆情监测调查。其中,地方政府部门的便民电话服务质量合格率仅为48.9%。
不得不说,这 “一问三不知”的便民电话显然完全没有起到“便民”的作用,还空占席位,严重阻塞了传递民意的通道。我们知道,便民电话本来是连接干部与群众交流的桥梁,为群众答疑解惑本来就是分内之事、职责所在,然而,如今的一些政府部门便民电话给群众的回复不是“不知道”,就是“不清楚”。试问,像这样敷衍群众,毫无作用的便民电话怎能是民心工程,根本就是“伤民心工程”。
为何便民电话屡屡形同虚设?在笔者看来,一方面是一些政府部门或党员干部对民情民意的无视,让“热线”往往成了“冷线”,老是“占线”,甚至直接回答“不知道”、“不清楚”。另一方面是对便民电话的监管落实不到位,上级只问有没有,不问有没有用,这就导致一些政府部门没能对便民电话引起重视,还一笑置之。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的不断深入,如何才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打通“最后一米”呢?便民电话回答“不知道”的做法实在是与群众路线教育背道而驰,严重的堵塞了传递民意的通道。而且,不只伤了政府的形象及公信力,更让民心“伤不起”。
相关部门不仅要重视民情民意,更要加强对便民电话的监管落实,让便民电话不是安装一台电话,而是要成为干群交流的桥梁,成为群众表达诉求的通道。总之,只有让便民电话真正“便民”,才能是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而不是让民心“伤不起”的形象“豆腐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