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公交拒载醉汉的三重杞人之忧
时间:2013-07-04 01:04:17  来源:红网   作者:晴川 

    7月1日起,《昆明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正式施行,其中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醉酒者乘车应当有人陪护,否则经劝阻拒不改正的,驾驶员、乘务员可以拒绝对其提供服务。此前,《昆明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中也有“醉酒者乘车应当有人陪护”的规定。有网友质疑:假如两个《条例》都不折不扣地落实,无人陪护的醉汉如何能安全回家?(7月2日《人民日报》)

  对于公交与出租车拒载无人陪醉汉,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反对的声音主要集中于三点:一是担心醉汉被拒后会出问题;二是害怕导致醉汉冒险酒驾;三是认为有歧视弱者之嫌。

  这纯属杞人之忧。公交车作为交通工具,当然具有公共服务功能,但不是为极少部分人群服务,必须顾及整体。醉汉会不会出问题,取决于所处环境和现场状态。即便真有问题,也完全可以求助110、120解决。公交车的任务是载客,没必要承担救护车的任务。何况,公交车速度再块,又如何比得过救护车的专业和及时?

  担心醉汉被拒载后冒险酒驾,更是多余。如今对酒驾处罚那么严厉,醉汉再糊涂,在罚款加罚分的交规面前,也会瞬间清醒。“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早已深入人心,如今醉酒连公交车都没得坐了,这是不是更有利于减少酒驾行为的发生?

  至于说醉酒者是弱势人群,限制醉汉上车,就是歧视弱者,这也不准确。醉酒者不同于残障人士。他们明知喝酒后果,却管不住自己的嘴。醉酒状态下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到“弱者”,是主观故意的必然结果,而后者却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公交车当然有救弱义务,但更有保证其他乘客乘坐的义务,岂能用一种可有可无的义务逼退另一种必尽的义务?同样的道理,醉汉有坚持自我权利的权利,但更要有遵守规则的意识,不能用一种权利伤害另一种权利。权利救赎的唯一途径,就是不醉酒,回到绝大多数人群中去。如果此时再被拒载,就是当然的歧视了。

  昆明出台这样的条例,其实有很深的背景。正如一位司乘人员所说,醉酒乘客往往满身酒气,味道难闻,而且常常呕吐秽物,影响其他乘客。而醉汉殴打乘客等恶性事件也是在各地屡屡发生。限制醉汉上车,显然是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考虑。要让车厢文明起来,就得学会拒绝不文明之人。何况,条例中还明确了“是在没人陪”的情况下。

  当然,不让醉汉上车,也不能一概不管。如果司乘人员能设法联系其家人,或者,干脆拨打110、120,来处理。有礼有利有节,才算仁至义尽。另外,对于特殊人群,比如持月票、老人证等醉酒乘客,也应区别对待。如果一概拒绝,就违背了契约精神。这恰恰表明,实施细则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