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记者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铭顺防护制品有限公司的缝制车间,一排排身穿蓝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在缝纫机前井然有序地制作着皮手套,有的在剪裁布料,有的在缝纫上线,有的在检查线条……
铭顺公司去年5月入驻大化生态民族新城农民工创业园,有员工150多名,其中贫困人员30多名。公司还在县城及周边乡村发展加工点,提供产品原材料,让留守待业人员和贫困人员在家自主经营,实现在家就业。
覃春晓是都阳镇都阳村贫困人员,2015年搬迁到生态民族新城,去年到铭顺公司上班。“每个月扣完‘五险’后,还能领2700元左右。”覃春晓说,在这里不仅能在家门口就业,也方便孩子读书和丈夫到附近打零工。
目前,该农民工创业园创业孵化区已与51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其中农民工创业企业37家,园区内就业人数553人;园区企业向各乡镇发包订单带动了1413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106名。
90后女孩韦美,高中后便外出打工,吃了不少苦头也攒下了一些积蓄。2016年,在好政策的东风下,她回乡创办大化臻德电子加工厂,入驻岜歪农民工创业园,解决28人就业,人均月收入2500元左右。
此外,工厂把工序简单的产品送到困难群众手里,并派出技术人员上门培训,免费提供加工设备,完工后回收。至2017年底,外发到户加工总产值达到了14万多元,外发加工户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
优惠的政策、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当年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如今毅然归乡,为故乡带来活力和希望。目前,大化县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达482家,带动就业8700多人。
当前,大化县城镇化率达36.2%。据社保部门统计,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为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为3.07%,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年均1万人次。
2016年,大化被国家列入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两年来,该县以点带面,通过农民工创业园、工业集中区为载体,持续探索贫困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特色旅游核心区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新模式。
开辟返乡人员“绿色通道”。在人社局业务大厅设立农民工服务专窗,专门提供返乡农民创业服务,简化办事流程。2017年,共颁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2501本。
目前,全县登记在册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市场主体达10299户,从业人员18528人;全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专业合作社3个,带动贫困户就业300人。今年,共发放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1729万元,惠及返乡创业企业175家,间接带动就业2000多人。
据悉,试点创建工作截至2020年。到“十三五”期末,全县将累计完成8万人生态移民搬迁任务,县乡城镇人口达22万人以上,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5.9%以上。工业集中区、农民工创业园区则新增接纳100家以上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创业置业,直接安置3万人以上搬迁农民工就业,间接带动就业约8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