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看鄂州从城乡统筹走向城乡融合 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23%上升到65.4%
时间:2018-08-27 13:41:18  来源:鄂州政府网 

    家住鄂城区,本人在葛店开发区上班,一趟城铁跨越50公里,往返不过半小时,市民钟小姐觉得,自己的工作、生活半径越来越大了;

  随着老城区“有机更新”步伐的加快,原本脏兮兮的破旧院墙拆掉了,转身变成一个个既有亭台楼阁又有景观绿化的街头公园,住在文星大道庙前湾的庞大伯每天都要下楼两趟,与邻居们相约坐在一起聊聊家常;

  村子就像公园,气派的柏油路贯穿全村,连竹地也都装上了栅栏,变身成通透式围墙,村庄品位提升了,环境跟城里一样干净整洁,东沟镇茅圻村村民盛爱香对美丽乡村建设非常满意;

  自从镇卫生院装上了远程诊疗设备,不用掐时间抢号,也不用花大钱交给“黄牛”,更不用做个检查还要跑鄂州、武汉主城区,利用智慧医疗,涂家垴镇的熊爹爹轻轻松松挂上号看上病……

  如同华灯初上时绵延的路灯,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从田头穿越到市井,幸福的故事都是相似的。

  一个个鄂州人的日常生活图景,正一点一滴地折射着鄂州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改革开放40年来,鄂州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一步步揭开城乡一体化的新序幕,构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新局面。

    美丽江南田园城市,迎改革春风奋力“拔节”

  当改革开放40年来临,鄂州城乡融合发展高歌猛进。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9399元,比1978年355元增长近83倍;农村人均收入16168元,比1978年113元增长143倍;

  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23%上升到65.4%;

  过去4年,全市共有27203名贫困人口脱贫,36个贫困村出列;

  对鄂州而言,经过建市35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明显——

  葛店开发区成为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电子商务中心,正加快产城融合,建设武鄂协同发展示范区;机场核心区、鄂城新区和花湖开发区连片开发,重点发展临空产业、现代服务业,打造空港经济核心区;三江港新区建设现代化物流新城,红莲湖新区建设文化旅游度假区;梁子湖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梧桐湖新区建设生态科学城;鄂州开发区建设高技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聚集区。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的问题是城区带动力不强,最大的困难是广大农村基础薄弱,最大的瓶颈是资源要素紧缺。”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立道出改革深水区的破题之举,在于要深刻认识鄂州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后工业化时期产业演变特征和服务业大发展的趋势。

  迎着改革的春风奋力“拔节”,鄂州不断推进武鄂协同和鄂黄黄联动发展。突出产业协同、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实现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大手笔推动新城大道、高新四路与武汉东湖高新区道路对接、推进武汉地铁11号线至葛店项目开工、加快鄂咸高速及武阳高速鄂州段建设……以空港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为重点,建立常态化工作联系机制,促进鄂黄黄城市联动发展。

  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机遇,鄂州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破解资源禀赋限制的战略选择,坚持生态城、科技城、航空城“三城互动”,推动武鄂同城化发展,进一步整合城乡资源、聚集城乡发展要素、强化城乡功能配置,为建设美丽江南田园城市奠基立向。

    全域鄂州,奏响城乡统筹序曲

  早在本世纪初,党中央基于城乡发展的现实,开始对城乡关系作出重大调整。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城乡一体化;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城乡发展一体化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之一。

  纵观城市发展历程,鄂州也经历了1986年至1991年的城乡孤立二元发展期,1991年至2001年的单核培育发展期,2001年至2011年的城乡都市结构重构发展期,2012年至2015年的城乡空间反磁力网络化发展期,以及2016年至今的城乡产城人融合创新发展期等5个主要阶段。

  2009年4月,省委、省政府正式确定鄂州市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启“一体化”推倒“二元墙”工程,成为全省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

  湖北省成立了支持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省直部门和鄂州市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

  鄂州请来国内知名的规划专家,通过科学论证,提出了“全域鄂州”的规划理念: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构建以主城区为中心,3座新城为支撑、10个特色镇为节点、106个中心村(新社区)为基础的城乡空间格局,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

  当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把鄂州的1596平方公里土地放在一个平台上规划,城市乡村变成一个统一整体,同时打通鄂州城乡与周边城市的界限,达到区域生产要素为我所用的目的。

  将城乡融为一体进行全域统筹规划的城市,在全国,鄂州是第一家。“全域鄂州”是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亮点纷呈”中的“第一颗星”。

  一年后,鄂州城镇化率达57%,在全省排第二位,呈现出城乡一体化全方位推进——

  城市发展摆脱对主城区的单纯依赖,由一城带动向多城带动转变。主城区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巩固政治、经济、文化的龙头地位,建成面积达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万人左右;葛华新城、红莲湖新城、梧桐湖新区与武汉对接,成为带动西部、南部区域发展的龙头;花湖新城与黄石相融,成为带动东部发展的龙头。3座新城摆脱过去对区域行政中心的依赖,根据经济流向和发展潜力重新规划、布局、定位,成为鄂州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成为鄂东城市群发展最快的增长极。

  “全域鄂州”、城乡一体,自此成为鄂州的亮丽名片。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破解城乡发展深层次矛盾

  鄂州虽不大,但全靠国家拿钱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不可能的,也不具备可示范性。推进新型城镇化,政府、市场、群众之间,是什么关系?

  2012年,蒲团乡石竹村3个自然湾88户拆迁村民,搬进了清一色的黛瓦白墙连排“别墅”,这里是新建的石竹社区,景观树、路灯、文化广场、卫生室、警务室、幼儿园、超市一应俱全。

  而整个拆迁、社区建设和道路、沟渠整治的资金,全部来自返乡能人廖传超。通过“迁村腾地”、土地复垦和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廖传超获得上百亩土地的使用权。为了几百亩地投资2000多万元,在村里人看来,这是一笔亏了血本的买卖。

  这一年,湖北在全国首次提出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实现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创新。同年9月,鄂州市农村产权交易所挂牌,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滩涂养殖权、农村房屋所有权5项权属确权颁证,建立交易规则和交易平台,并开展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交易。

  首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石竹村56.12亩,拍卖900万元,成了当年鄂州一条重大新闻。

  “土地复垦,形成建设用地上市交易,解决了城市发展‘指标从哪里来’和农村建设‘资金从哪里来’的双重难题。”时任市农村产权交易所所长肖辉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解决了农业产业化资金来源问题,土地指标交易破除了农村新社区建设资金瓶颈。

  而今,廖传超的石竹康养产业在鄂东南成了知名品牌,流转上千亩土地建成的生态农业园、月季果蔬博览园和生态颐养院,成功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数百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政府暖风劲吹,持续为资本进村推波助澜、指引方向,一时间,工商资本进村、文化资本进村、家庭资本进村、科技资本进村。在我市,池湖社区、峒山社区、梧桐湖社区等一座座新社区拔地而起,配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一批新市民在新社区里分房又配股。

  从资本下乡耕耘田野发展现代农业,到当下的资本进村置业创业推进现代乡村建设,我们依稀可见资本转型的丝丝轨迹,也清晰可闻乡村复兴的脚步声声。

  于是,我们看到了乡村原野丰饶的孕育和旺盛的生长:万秀民宿、台湾生态园、杜山博恒产业园、现代农庄、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一簇簇,一片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民生福祉与城市“体温”,城乡并蒂莲开各美其美

  1995年,杨叶镇古塘村村民周玉娇为了两个女儿能在城里上学,费尽周折将女儿们的户口办了“农转非”,“丈夫上世纪80年代进城‘顶职’当了工人,我们娘仨的户口留在农村,孩子们户口不转上不了城里的学校。”

  去年,航空都市区征迁,周玉娇的农村户口加上村里的旧宅基,补偿了一套80平方米安置房,周玉娇高兴地说:“医保、社保和城里一样,十几年光景,农村户口反而越来越吃香了。”

  近年,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便民服务与城市无异,加上农村空气更好、环境更美,鄂州竟出现了“城乡倒流”现象:一部分早些年从村里走出去转成了市民的干部职工,现在要求再转回来成为村民。

  城乡协调发展,最终目的是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新世纪初,我市在主城区建了一个有着30万吨供水能力的自来水厂。但在当时,主城区实际需求只有12万吨,而周围的农村,却苦于没有能力不便建水厂。老百姓说,城乡两张图,隔着一堵墙;有水流不动,无法去共享。

  为了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我市出台了《均衡城乡公共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力求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统一、标准一致、水平均衡。

  紧接着,鄂州实施安全用水统筹规划,全市筹资1.42亿元,将主城区自来水公司和各区自来水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24个乡镇、街道,有23个连通了自来水主管网,52万农村人口喝上与城区同质同价的自来水。“超前规划”的自来水厂,真正成了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水龙头”。

  同时,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网合一”,居民参加医保不分城乡、不限身份、不设门槛。全市开始实施户籍管理、就业、教育、医疗等10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交通、医保、社会救助、文化体育、低保、社会保险、就业服务全覆盖。公共服务下沉,把政府便民公共服务窗口搬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城市低收入群众社会救助制度向农村延伸,城乡实行统一救助标准。城区符合集中供养的“三无”对象全部纳入城市福利中心供养,乡镇符合供养条件的全部纳入乡镇福利院集中供养。城乡统一的劳务用工、子女入学等政策更加完善。

  我市在城区务工的农民已逐步登记为城市“居民”,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为基本入户条件,纳入整个社会服务和管理体系。留在农村的人,也都享受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服务。

  一碗“水”端平,普惠城与乡,成为鄂州统筹城乡发展的又一力作。

  越百尺竿头,乘大步向前。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城乡融合发展”写入党的文献,城市一体化转向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关系进入新时代。

  探索城乡规划融合路径,我市继续高擎全域规划的理念。高标准编制完成《鄂州市乡村振兴战略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2018-2020)》,构建“主城区+产业功能新区+特色镇+中心村湾”四级城乡空间规划体系。廓清城乡发展目标,区分城乡发展的不同要求,确保城乡发展各自精准发力,彻底解决目前边界不清、要求不明、标准模糊、统筹无序的状况。坚持“多规合一”,探索在现有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继续融合林地建设保护规划、水系治理建设规划、农村路网建设规划,实现“七个规划一张图,一张蓝图管全域”。

  我们期待,复兴中的乡村,不仅有美丽的乡愁,更有幸福的乡亲;融合中的城市和乡村就像一枝并蒂莲,各美其美。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