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来,秀洲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尤其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谱写了新篇章。
2003年到2017年,秀洲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551元增加到47852元,年均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954元增加到30132元,年均增长11.7%;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59:1。不难发现,秀洲区统筹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城乡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一体化基本实现。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秀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理念,更注重均衡发展和整体效能,着力解决区域、城乡等方面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在这背后,产城融合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全区目前已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无论城乡,让每一个人都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样本聚焦——一个国家级高新区的蝶变之路
秀洲国家高新区萌芽于1997年12月成立的秀洲工业园区。彼时,城市建设还相对滞后,整个园区几乎完全被农村包围。
1998年5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嘉兴市郊区新区(即秀洲新区)。在区域建设过程中,秀洲坚持规划引领,于1998年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由此拉开序幕,中山西路一期、二期、洪兴西路拓宽工程等项目顺利启动。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2007年,经秀洲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合署办公,区域产城加速融合,园区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秀洲国家高新区于2015年9月正式升格,2017年综合排名列全国147家国家高新区第60名。
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建筑、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公园、一个个现代化高科技厂区……如今,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宜居宜业创业新城,已成为丰满的现实图景。马克是德国一家从事光伏产品生产企业的经理,三年前,他与合伙人投资在秀洲国家高新区建厂,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心潮澎湃,“这里的变化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秀洲国家高新区正以产城融合的新担当书写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作为,目前已形成产业、城市与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秀洲国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建设“创新高地、人才特区、生态新城”,高新区正逐步成为生态环境、招商选资、平台建设、产业结构、科技人才等各项工作协调推进的城市新区。
秀洲实践——以产城融合引领“城乡一体”
产业兴,则区域强,产业是城镇发展的有力支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秀洲区坚持以产城融合为引领,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通过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加快培育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功能完备、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社会和谐的幸福城市。
2008年,秀洲区率先作出《关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确立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业并举、转型提升”的经济工作主战略,一二三产加速融合,产城融合进程不断加快。难能可贵的是,这几年来,秀洲区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城乡统筹持续呈现新面貌。
10多年的发展书写成一张张闪亮成绩单:平台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一核两翼、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如秀洲国家高新区于2015年9月正式升格、秀洲经济开发区于2016年8月获批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北部生态湿地平台于今年5月由省政府批复设立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产业结构显著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2003年的10.5:58.1:31.4调整为2017年的4.4:50.5:45.1;从“有区无城”发展成嘉兴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秀洲城镇化率由2008年的44.8%提高到2017年的61.1%。
产城融合,不断刷新秀洲“发展面孔”,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在秀洲城区,上外秀洲外国语学校、浙师大秀洲附属学校、新安国际医院、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等相继建成,秀湖景观提升工程、秀湖周边“一校四中心”等正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而在所辖各镇,通过小城市培育试点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的推进,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记者手记——产城融合目标是人的城镇化
从当前发展实际来看,城镇化发展不是单个目标的物理过程,而是多维度相互促进的结果,产城融合最终的目标必然是人的城镇化。近年来,秀洲以产城融合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其本质都是更加注重内涵增长,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