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街一面里“风情”的式微与尴尬
时间:2015-08-26 09:00:58
来源:红网 作者:岳乾
暑假期间,全国各地名胜古迹人山人海,当地的著名风情街更是很多游客的必游之地。然而,如果你去过成都的锦里、北京的南锣鼓巷、上海的田子坊、桂林的阳朔西街……你可能会发现,这些地方都有酒吧、炸鸡排和工艺摆件,看似各具风情,实则千街一面。(8月24日《中国青年报》)
恐怕大多数旅游爱好者都有这样的经历,本着感受地方文化的目的,千里迢迢前往传说中的风情民俗街,入眼的却全是酒吧,大同小异的工艺品商店,毫无地方特色的小吃店,外加全国连锁的服装店、食品店,既无民俗,亦无风情,着实令人失望。
表面上看,风情街无“风情”,乃是过度的逐利性使然。风情街的逐利性挤压了民俗生存的空间,驱逐了利润空间较低的乡土艺术,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本土特征较少而利润较高,且已形成较成熟的商业盈利模式的商业主体。
但风情街无“风情”折射出的更根本的问题是,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传统民俗在现代化社会中所遭遇的尴尬,以及在现代化浪潮中的式微。正因为传统工艺、民俗无法应对现代化社会的需要,无法实现商业化的转型,风情街才不得不吸引那些已有成熟的商业模式的主体,才被迫异化为“千街一面”,被塑造为名不副实的“风情街”。
这里真正的问题有二,一是,传统工艺、民俗,乃至更广义上的传统文化如何实现现代化转型,如何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商业社会的经营模式;二是,现代社会如何接受传统的民俗与工艺,是任由其被商业化浪潮所驱逐,还是应该适当地放缓对商业化的追求,适当地给并不商业化的东西以生存空间。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商业社会乃是大势所趋,任何势力也许可能将其延缓,但不能使其逆转。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工艺、风俗以及文化如果需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必须要实现现代化转型与商业化调整,必须依赖对传统模式的自我革命,否则只能坐以待毙。当然,这样的转型有可能带来某些东西的流失,但这是无可避免的代价。必要的持守固然需要,但固执地坚持亦非善策。
而就第二个问题而言,商业化固然是大势所趋,传统的现代转型固然需要,但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中的存在者,人与人之间以及社会之中必须要有文化的纽带与习俗的羁绊,必须要有地方风俗、本土传统来维系一种必要的民族主义、地方主义的情感,方才能真正形成坚实、可靠的共同体,也方才有地方安放灵魂与精神。可以说,一个失去了本土特色的社会是一个干瘪的、脆弱的社会,一个充斥着对本土无认同感的“游士”的社会,充斥着“世界主义公民”的社会是一个单向的、扁平的社会,无法面对全球化的商业浪潮的冲击。所以,我们社会应当适当保护那些或许没有太高的利润、但却携带者丰厚的地方文化内容的民俗、风情以及传统工艺,应该给予他们生存的空间与绵延的土壤。
实际上,上述两个问题必须被同等重视,方能解决民俗与风情式微的问题,仅仅强调二者之一,恐怕不是解决之道。
但令人遗憾的是,没有“风情”的风情街就像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传统工艺、民俗现代化转型的迟钝,也照出我们社会对如何保护传统与本土风俗缺乏必要的意识与切实的行动,尤其照出官方对保存传统工艺、地方民俗既缺乏意愿,又缺乏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