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在追求“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在此过程中,“呆板的、毫无生气的、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涌现出来,成为受人推崇的“地标”。“千城一面”现象日趋严重,有人形容,200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8月20日新华网)
其实,不止是专家对越来越严重的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现象颇为不满,就是老百姓也抱怨现在的城市除了“火柴盒”还是“火柴盒”,毫无灵性与生气,生活在死气沉沉的“水泥森林”里没一点情趣,有的只是冰凉、枯燥和压抑的感觉。
是谁制造了“千城一面”?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一些城市主政者的政绩冲动,把责任归咎于长官意志和官员的虚荣心。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些其实都是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却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规划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城市规划本身是一门科学,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让城市规划既具有发展性又有着鲜明的历史传承性,且符合全体市民的意愿,就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课题。对此,国外往往通过立法来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保护城市的特色,保障市民的利益。可由于我们在城市发展中盲目冲动,注重发展的速度,而忽略了城市规划的立法,才使得城市的主政者不受城市规划的约束,才敢随心所欲地改变城市规划。想当然、拍脑袋决策,使得城市建设在贪大求高、相互攀比的路上越走越远,出现“千城一面”也就很难避免了。
二是缺乏统一、专业、权威的城市规划机构。实际上,造成“千城一面”也不能全怪城市的管理者,说白了,一些官员对城市规划完全是个门外汉。可在没有城市规划法规的现实语境下,同一座城市的规划部门的意见根本左右不了城市主政者的意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没有统一、专业、权威的城市规划机构对每一个城市的发展规划严格把关,很容易使城市规划落入雷同的窠臼。这么多年来的城市建设走入“千城一面”的死胡同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三是一些官员缺乏文化品味。其实,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里,并不缺乏千姿百态的历史名城和风格个性各异的城市,也不缺少精湛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更不缺少巧夺天工的建筑成就。但因为一些官员文化品味不高甚至没有文化,或是对城市历史、城市文化的无知,只知道追求表面上风光,而不知道传承城市的历史风格,不惜割断城市的历史脉络,为建设所谓的都市化城市让路,才走进了贪高求大、拆旧建新、毁古仿古、崇洋媚外的城市建设误区。
实际上,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历史,也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城市名片,城市规划部门理应循着城市的历史轨迹和风格规划好城市的发展蓝图。但尴尬的现实是,现在不论什么城市,都一味追求所谓的国际化、都市化风格,每个城市都热衷建设宽广的道路、摩天大楼,完全没有各自的风格。这种城市建设毫无科学规划的做法,只能带来一个恶果,就是如今广遭诟病的“千城一面”。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千城一面”既是中国城市建设的悲哀,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末日。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遏制住这种不正常的现象,那就真的要把我们原本个性迥异、风格多样的城市埋葬在“水泥森林”中了。现在,又一轮城市建设正在兴起,一些城市的主政者为了汲取过去的教训,避免走过去城市发展的老路,开始追求仿古风,这样势必又造成另一种“千城一面”。所以我们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尽快开展保护城市规划工作,抢救城市珍贵的历史遗存,同时加快城市规划的立法,保护各个城市的规划、发展有序进行。否则我们不仅愧对先人和历史,也无法向我们的后人交待,甚至要被后人耻笑。这个悲催的结果想必不是我们所想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