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关爱是监护
时间:2015-06-18 22:41:1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谢佼 

  最近一段时间发生了几起与留守儿童有关的悲剧事件,人们在痛心之余,再次深切反思:对于这个关乎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庞大群体,怎样才算尽到了关爱之责?

  应该说,关爱留守儿童,各地都制定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政策。笔者每到一地采访,谈及留守儿童问题,当地必定翻出一堆数据:筹措了多少资金,建立了多少台帐,解决了多少寄宿,将多少留守儿童的信息录入了数据库……这些工作的确很不容易,花费了政府部门大量心血,但总体感觉仍偏于物质层面。要知道,给留守儿童送钱送物,卡上定时发钱,是不是就能让孩子们在夜里能听着故事入眠?其实我们很多人从成长经历中都知道,较之贫穷,爱的匮乏更关乎孩子的心智健康。留守儿童,最缺少的不是温饱而是监护。

  监护,首先当然是父母亲人的责任,但既然打工是欠发达地区众多为人父母者迫不得已的选择,当地政府必须在留守儿童的监护上担起应尽的责任。虽然这个担子不好挑,但挑与不挑大不一样。

  6月1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成都金堂县的一些做法,就值得各地借鉴。金堂是典型劳务输出大县,全县从小学到高中留守儿童2.5万人中,父母均常年在外的9000多人,占成都全市此项数据的一半,散布于全县各边远乡镇山区。虽点多面广,但通过一系列工作,该县近年有效避免了发生留守儿童意外事故。“金堂经验”值得称道的经验有两个:

  其一,以学校为主进行人头管理,教师上门,服务上门。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校外心理辅导员队伍,留守儿童100%接受心理辅导;确保100%的留守儿童有条件与父母网络见面;一镇建一个标准志愿者服务站、一个乡村少年宫,一村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一校一个“留守儿童之家”、一个寸草心家园。

  其二,通过学校倒逼监护责任,社会不留关爱死角。启动家庭监护、社区网络、生活救助、教育联动、司法维权五大保护机制。比如,该县云合镇初中就分成了11个小组,通过周末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判断留守学生监护人是否尽到了监护责任,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老师就要去家访了解,向乡镇政府报告,民政部门、所在村级组织会落实、督促代理监护人的工作。

  笔者了解,四川另一个留守儿童大县邻水,则通过引导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大大减少了留守儿童现象。当地四句民谣很有意思:“管住老公不乱搞,老婆不乱找,小孩不乱跑,社会安定了!”话糙理不糙,其核心就在于,强化了家庭的完整,强化了对孩子的陪伴。

  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非一日之功,外出务工带来的留守儿童现象仍将长期存在。父母外出,导致家庭亲情的割裂,需要有大量人力去填补留守儿童的陪伴缺口。而人力是劳务输出地最紧缺的资源,仅靠学校,远远不够。这就迫切需要地方政府提高重视程度,创新方式方法,借助并鼓励社会力量,将城市社区模式引入农村,形成长效的监护机制。在投入方式上,应尝试向社会购买服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关爱是监护。监护,说到底要有人。有人,才会有温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