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留守儿童之死再揭城乡畸形发展之疤
时间:2015-06-11 23:06:27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羡古 

  贵州毕节似乎成了留守儿童被诅咒之地。2012年,5个留守儿童躲进垃圾箱生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身亡;2013年,5名留守儿童在放学路上被农用车撞死;2014年,留守儿童12人遭禽兽教师强暴……而就在6月9日晚,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抢救无效死亡。一条条鲜活的幼小的本该有着快乐童年和灿烂未来的生命终结,痛心之余我们也要追问,受伤的为什么总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悲剧绝不仅仅属于毕节,据相关统计报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了六千万,这还没计算上在城乡间流动的那三千多万“小候鸟”,也就是说中国有近亿儿童或在异乡为异客,或在故乡为异客。且不论因为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对他们的成长和心理造成的影响,单单是屡屡出现的安全问题就已经是整个社会的不能承受之痛了。

  溺水、食物中毒、车祸、拐卖、性侵害……当我们口口声声说现在的孩子都生长在蜜罐里的时候,请问留守儿童的“蜜罐”在哪里?当我们苦恼于城市里孩子面对父母的叛逆和不耐烦时,你可注意过留守儿童那孤寂和落寞的眼神?曾经有一名留守儿童的话令人潸然泪下,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每天都能挨父母一顿打,挨打都成了奢侈的“享受”,这是怎样一种辛酸?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白纸黑字地写着,儿童“享有拥有家庭的权利”、“有权受到父母良好的照料”。可在现实生活的压迫下,很多人唯有一声叹息。我们能一味地指责留守儿童的父母和家人吗?当一座座城市吸着乡村的血液快速发展起来,责备农村家长“为了赚钱丢下老人孩子”是不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你给农民工们争取应得的待遇了吗?当城里人可以休各种假期时,他们回家乡团聚的机会又有多少?你给留守儿童创造跟随父母一同进城的条件了吗?户籍、入学等等壁垒,让多少留守儿童只能望“城”兴叹?

  话又说回来,鼓励企业给予农民工带薪假期也好,政府投入财政资金打造农民工子弟学校也罢,虽皆是善举,但都不过是治标之法。中国畸形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严重不平等的发展格局,必然会造成乡村的凋零,而留守儿童问题不过是这道伤疤中最触目惊心的一条罢了。在津津乐道于一座座现代化大都市的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已经到了不能不好好反思一下的阶段了,不论如何,不能让无辜的留守儿童成为不平衡发展的“祭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