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最牛私家厕所”折射城市管理“盲区”
时间:2014-08-24 22:27:16  来源:荆楚网  作者:赵蔚俊 

  近日,青岛市市南区湖南路上出现了一个收费厕所。厕所位于湖南路一处普通的居民楼内,当地一户居民将自家的卫生间当做公共厕所对外“营业”,收费标准为“大号5元小号2元”。为了吸引目光,这位住户还在居民楼前和路边挂了十几个制作简陋的指示牌,表明厕所的位置。有网友调侃这是“最牛私家厕所”、“史上最贵公厕”,同时,也有不少市民觉得“这影响了青岛的旅游形象”。(8月23日中国新闻网)

  “史上最贵公厕”公厕不经意在网上走红,除了“大号5元小号2元”的收费标准亮瞎了众人眼,那十几个“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广告牌更是让人喜不自禁。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解决不了内急,住户主动将自家的卫生间对外“营业”的做法,除了一笑而过,外界是否能想想这个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呢?

  俗话说人有三急,上厕所这事儿要是急上来,可是一会都耽误不得。居民将自家的卫生间对外“营业”,想必是外地来此,或是途径此地的人,都曾遭遇过因内急而找不到“方便”的地方。“有需求便产生了供给”,因此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这样一个面向公众的公共厕所。而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一个厕所不仅填补了城市管理缺位造成的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同时也为这户居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受益,毕竟上一个小号都要收取2元的费用。

  当我们对于此一笑而过,是否触景生情反思当前城市建设的某些弊端和缺位呢?一个城市的形象不仅仅体现在有多少地标建筑,有多少个五星级饭店,更体现在公共设施是否便民利民,是否具有起码的城市管理人文关怀上,试想,如果在一个城市建立了很多的地标建筑,很多光鲜的宽阔大道,但相关方便群众买菜、就医、就学等等民生项目没有及时跟上,那结果只会引来市民的怨声载道,城市的形象不仅不会因为地标建筑的存在而“加分”,反而会因为这些建筑占用公共设施建设用地而“减分”。

  虽然,青岛“史上最贵公厕”吸引了众人的关注,戳痛城市公共设施软肋,但提醒的是我们地方政府或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应真正认识到公厕在民生方面的重要性,不要以为城市漂亮、适合旅游观光就够了。公厕遍寻不着,这样不仅影响着旅游形象,更让我们的政府脸面无光。

  “史上最贵公厕”警示各级城市管理部门,城市管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当把公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