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应多扶持报刊亭这个“文化载体”
时间:2014-08-10 19:37:38  来源:新京报  作者:巴城 
  报刊亭就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唱诗班”,从文化角度看,没必要将其跟街头摊贩一样地管理。

  近来,北京有关部门对报刊亭开展集中整治,引起广泛关注。据报道,从7月31日起,北京市朝阳区CBD国贸、大望路一带已有72家报刊亭,因涉嫌“影响市容”而被街道办事处与建外城管拆除。

  以影响市容的名义拆除报刊亭,说起来已并非新鲜事。而今某些街道拆除报刊亭,也引发很多市民的惋惜抱怨。这类“民情反馈”,大多是出于“有感情”,跟市容本位下的考量不太一样。而这某种程度上,也是敦促相关部门审思:报刊亭对城市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有人感慨:如果说下水道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良心,那报刊亭就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唱诗班”。应看到,现实中,在街头报亭读刊买报,已成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报刊亭看似不起眼,却能满足着市井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充当着现代城市的“文化驿站”,涵养社会的文化氛围与人文底色。舍此之外,随着多数报亭缴费、购票、充值等附带功能的实现,它也成了“便民亭”。就此看,报刊亭的民生价值不容小觑。

  事实上,在国外许多城市,都将报刊亭作为文化景观来打造。如在全球著名商业街纽约第五大道,人行道并不宽,但路旁有不少书报亭;在东京,报刊亭也是密布,在那些交通系统中,站台、站内、站外都会有许多销售报刊的卖店,而在星罗棋布的便利店中,也有报刊销售。这些都增加了其文化底蕴,显现了温润的人文情怀。

  在北京,报刊亭也已熔铸成城市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之于治理者,理应站在城市文化建设的角度上,将其视作文化载体,多加扶持,而不是像街头摊贩那样去管理。

  毋庸讳言,某些报刊亭确实存在跨范围经营、脏乱差等情况,问题导向下的整顿,本无可厚非,毕竟,报刊亭也是城市治理的一个子项。但即便如此,也不宜以拆代管。事实上,在2012年上半年,市政市容委就曾对全市报刊亭开展过整治,包括对破旧报亭进行维修、粉饰;重点治理亭外占道经营行为,拆除私自搭建的各类棚架等。若这类治理还止于“就事论事”的话,那动不动就把报亭拆除,只会是过犹不及,制造更多问题。

  说到底,治理报刊亭,应多些人文化的考量。别总以洁癖思维、整治惯性去思考问题,而应多听听民生诉求,保留并珍视这些街坊文化的见证物,要知道,容得下报刊亭的城市,才能显现出其文化包容度,也才能与民生期许间有更高的契合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