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伦敦可以,我们也可以
时间:2014-01-19 10:37:59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韩福东 

    在北京等大城市工作的人们,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健康的生活环境,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议题。伦敦可以摆脱“雾都”的标签,北京当然也可以,中国当然也可以,一切都只看我们信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北京的PM2.5又爆表了。

    很长时间以来,北京朋友圈最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攸关雾霾。有先富起来的人,开始认真考虑是否先将孩子送回老家,以免受到“毒”害。已有人将被在“北上广”工作的父母送回到老家成长的留守儿童,称作“避尘一代”。类似于“带着儿子找个能呼吸的城市去”这样的话语,总让人读后内心充满酸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去年底联合发布的2013气候变化绿皮书,加深了人们内心的疑惧。这份报告说,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从空间分布看,雾霾日数变化呈东增西减趋势。雾霾天气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石化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渐增加,它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结构和人体免疫解构等。

    在北京等大城市工作的人们,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健康的生活环境,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议题。我记得小时候,在东北那个还号称“塞北江南”的小县城内,大家每天看着烟厂、电厂等企业的大烟囱,冒着滚滚的黑烟,却浑然不觉与自己相关。那时候,大家不仅缺乏有关环境健康的知识,也对发展经济有着超越环境保护的热忱。现在一切都已不同。

    身边不断增加癌症患者。有的人早已资产千万,但眼看着就将告别他打拼赚得的身家。经济上的发达,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去承载,将丧失所有的意义。

    汪峰的那首《北京北京》,已经被网友改编为“雾霾版”,“大雾弥漫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空气污染指数竟然不断爆表,除了仙境般的楼阁把你我围绕,我依稀看到了满街满眼的口罩。谁在雾里寻找,谁在雾里哭泣……”一样的曲调,但听起来却有了格外强烈的悲剧味道。

    口罩真的有用么?有的朋友在家里买了空气清洁机,人们对自己身体的未来忧心忡忡。问题的难度还在于,逃离北京是否就会迎来新鲜的空气?那些围绕在北京周边的河北城市,首先就提供了反证。这些年,北京一直试图摆脱污染帽子,一些企业迁徙到了河北,结果是中国十大污染城市,河北独占七席。我也去过一些破败的三四线城市和乡村,那里困扰人民的环境问题,不仅有空气,还包括饮用水、土壤。

    而可能为我们所忽略的是,部分民众与地方政府在某些思路上,是同构的。以造成尾气的汽车为例,它也一直在为雾霾天气的出现频率添砖加瓦,但并没有多少人会因此延缓自己的购车脚步——以北京的交通状况,拥有一辆私家汽车,很难说是更方便了还是更为自己添堵了。

    我们在为此付出代价。这个损害健康的代价,已经让很多人吃不消。来自民间的普遍反弹,是一件好事。官方也引起了足够重视,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已向国务院立下“军令状”,《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一个亮点即强调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上要负总责。伦敦可以摆脱“雾都”的标签,北京当然也可以,中国当然也可以,一切都只看我们信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