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美报:交通拥堵成中国大城市发展噩梦
时间:2014-01-06 14:11:53  来源:新华国际 

    据《参考消息》1月6日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2日报道】题:中国的城镇化噩梦:交通拥堵(记者科拉姆·墨菲)

    在中国领导人试图使农村居民移居城市之际,交通拥堵是他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要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交通拥堵,那就来看一看武汉。

    这座拥有大约1000万人口的中国内陆城市以高温天气和热干面著称,目前正面临交通拥堵问题。瑞士银行2011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武汉,汽车平均行驶速度为每小时20.4公里,还不及纽约和东京。

    舞蹈老师黄亮(音)回忆起去年夏天酷热的一天,当时他的车3个半小时只开了1.6公里,因为一个高架公路建设项目导致交通陷入瘫痪。黄亮沮丧不已,车也没油了,他不得不把车停在路边,搭朋友的便车才回了家。

    他说:“坐在车里就像在洗桑拿。”

    武汉政府正热衷于修建地铁,同时在建的地铁线路有9条。另外,这座城市还忙着修建高架公路和环线。然而拥堵状况丝毫未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年多前武汉成为在城区内采用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城市,加入了伦敦、新加坡等国际化都市的行列。

    人们在自己的车里安装一个电子标签,这样就可以自动从账户扣款。车辆每次经过电子收费的桥梁和隧道,每次最低收费8元。

    但有些司机并不欢迎这一举措,他们说,这个系统收费高,而且没有效果。这显示中国在尝试推进城镇化之际面临的棘手问题。

    从事金融行业的康亦帆(音)说,因为通勤的需求实在太大,所以这个电子收费系统基本没有起到分流的作用。

    专家说,这需要让通勤者有可行的替代出行方式,比如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而目前武汉仍处在建设公交系统的过程中。

    中国的高层领导人上个月重申,计划使数亿农村居民移居至城市,以提升他们的消费能力,帮助经济减少对出口和政府高支出的依赖。

    但很多已经住在城市的人担心,大量农村人口会让学校和医院人满为患,让各项服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目前人口总数为13亿,其中近一半为农村人口。拥堵只是问题的一部分。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2011年对通勤的心理影响和经济影响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在通勤者的痛苦程度方面,北京和深圳仅次于墨西哥城。

    为了应对拥堵和污染(增长的另一个弊端),北京说将减少小客车指标配额,从每年24万个减少至15万个。兰州市不久前在中心城区实施临时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至2014年1月10日结束。武汉市政府说,截至去年

    6月底,武汉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43万辆,在过去5年间,该市机动车保有量每年增加超过20%。与此同时,武汉市公路总里程只微幅上涨。

    长江和汉江将武汉分成3个主城区,各城区之间靠几座桥和隧道相连。

    房地产业内人士朱巍(音)说,人太多了,公共交通根本不能满足需求。

    世界银行的首席交通专家方可(音)曾为武汉的交通项目进行过大量工作,他说,其他一些缓解拥堵的办法可能只会令这个问题进一步恶化,比如,高架路就可能让乘客滞留在半空中。他说,武汉选择了错误的发展模式,如果一直用这种办法,会造成大问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