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几个新村里转了转,只见中央一个休闲广场,四周居民住宅楼林立,外围一圈环带水泥路,一排行道树……几个新村都是一个“版本”。昔日的小河填平了,村头的大树移走了,一口口老井掩埋了。在这样的“新村”里,田园风光消失了。
看了这样的“新农村”,欣喜之余却有担忧。城乡一体化不等于“城乡一样化”,村庄改造也不能丢掉农村固有的风情风貌。那种套用城市小区模式、用一个“版本”改造乡村的做法,大拆大建,推倒重来,将乡村“洋化”,城不像城,乡不像乡,不但耗资多,浪费惊人,也割断了农村的历史和传统,毁掉了田园风光。
当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城乡一体化,利用城镇的辐射功能,通过道路、供水、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输血”、“供氧”,改变乡村原有的破旧、落后、闭塞的面貌,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但乡村不是城市小区,它应以服务集体经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为核心,新农村建设应根据乡村特点量力而行,规模上要适度,绝不可贪大求洋。在镇村布局中,要实事求是,合理规划,注意延续农村的自然风貌,使乡村更像乡村。江苏省出台的指导意见“建设配套适宜,环境自然整洁,乡村风情浓郁”,表达了这种理念。依我看,乡村原有的古树不应移,名宅不宜拆,老井不必填,石桥不能毁,这些都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应加以保护。改造后的新农村,应田园风光依旧,风景更美;不光有新居,也保有村头的古树、河上的石桥、老宅的古井……这样的新农村,才是人们期盼的“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