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城管来执法检查,小吃店老板慌忙笑脸相迎,并往城管队员裤兜里塞上几包价值不菲的高档烟……这一社会不良风气,23日却被记者当场逮了个正着,并拍下了相关照片。言语冲突中,还险被围攻。晚报记者向相关部门反映后,引起市、区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五华公安分局黑林铺派出所已对此事展开调查。(8月25日《春城晚报》)
城管执法粗暴问题被诟病得最多,但这一次和我们通常看到的城管负面报道不同。城管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收受商户的高档烟。当然这算不上多大的事,只能算很小的腐败和寻租行为。可透过这样一起事件,反映出来的问题却并不小——权力不分大小,只要有机会、不受监督都必然腐败。
类似的城管腐败行为其实也已经报道过不少,事件有大有小。譬如去年11月,媒体报道称,王宝林在担任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白云分局太和镇执法队队长,及主持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城管办日常工作期间(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利用其负责该队全面工作的职务便利,在查控和清拆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过程中,收受贿赂人民币共计432万元、黄金制品500克,为请托人谋取利益。
可见,不要小看权力可能的恶,即便只是一名镇城管队长,那么点权力却又如此之大的寻租和腐败机会。
这又回到了老问题上来,一个执法部门,首先应该将其权力限制起来,这是个简单的常识。但这些年,不少地方不仅不限制,反倒继续扩大城管的执法权限,滋生的问题很多,吃拿卡要这样小的权力寻租就不说了,如上文所举的例子,甚至出现多起城管部门领导收受贿赂保护违章建筑的事情。权力越大寻租机会越多、恣意妄为也就更难避免。制衡和监督权力是个老话题,也没有它途,无非就是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反思起来,城管执法边界过于宽泛,权力受到制约不够,是其寻租和腐败的最主要因素。对策其实并不难,城管和其他权力部门一样,首先应该将其权力限制起来,也就是城管的权力半径应该受到规范和限制。
上个月的《人民日报》连续聚焦城管执法乱象和尴尬问题,其中一篇评论就认为,我们需要法治型城管。走出城管执法尴尬的所有措施,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只有通过法律授权的方式,明确城管管什么、怎么管,才能保证行政权力的有效行使。权由法定,既是行业规范,也是执法保障——可谓点到了要害,法治型城管才是解决城管执法尴尬和寻租腐败的出路。
执法者当然不愿意其权力受到约束,城管也不例外。但常识和一次次的冲突、寻租个案表明,对城管限权、逐步减少其职能并加强监督,是唯一的出路。要从根本上说减少城管执法粗暴、寻租和腐败,让其不至于成为社会矛盾的制造者,就必须狠下决心,目前至少可以和必须做到的是,对现有的城管制度进行完善,规范城管执法半径,最大程度降低城管负面影响,提升其存在的效率。唯有一支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城管队伍,才可能文明执法,才不至于成为寻租腐败的重灾区,最终才能实现法治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