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火车站从拆除到复建,民意不该一再缺席
时间:2013-08-16 18:36:51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李记 

    据8月14日《东方早报》报道,8月1日,山东济南市旧城开发投资集团对外公布,将投资15亿元修建济南火车站北广场,其中包括复建21年前拆除的老火车站以及行包房。1992年,济南铁路局为扩大站场,不顾专家和学者的反对,将德国人于1904年修建的济南火车站拆除。目前,复建规划尚未完成,济南官方称复建后的济南老火车站将“原汁原味”展现在市民面前。对此,有人直言,此举是“一蠢,再蠢。”

    和相关专家称“复建最大的意义是警示后人”不同,当地官方恐怕更趋向于认为,复建不仅代表着“尊重”民意,更代表着在传承文化层面,能够记下光鲜靓丽的一笔。1992年的拆除和2013年的复建,官员个人意志一再强势“代表”民意的事,竟在同地发生。

    报道中的两个细节,是最佳佐证。其一是,1990年代,老火车站被拆除,皆因当地某些官员认为老火车站是殖民主义的象征,会让人回想起国人那段受欺压的岁月。其二是,从2010年相关人士提出复建,到2012年市人大代表等呼吁尽快启动重建,再到今年8月对外公布复建,整个过程中,“听取民意”这一关键性步骤,似乎从未被认真对待。

    8月12日《济南日报》的一篇文章,“动情”地写到:“希望老火车站早日复建完成,济南人盼望着!”在此,我们无意苛责这样一篇报道,但从拆除到复建过程中,当地一些官方如出一辙的强加民意的逻辑,无疑令人一再喟然长叹。

    从耗资巨大的河南汝南“梁祝故里”如今一片荒凉,到山西娄烦“孙大圣故里”折腾两年只建成一座接待中心,地方官员有“如饥似渴”的政绩冲动不可怕,可怕的是上级监管部门的熟视无睹。期待有关部门尽早完善相应制度,力促民意不会再三缺席,形成公共政策出台博弈机制,严控决策失误的频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