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4月1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桐庐:一页折叠千年的城市化手札
时间:2025-04-12 15:22:15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蔡义鸿 


站在富春江边,我忽然明白为何元代画家黄公望要为这片山水耗尽余生。

但当我回到北京,以城市化研究与传播者的视角,重新凝视这座1800岁的江南小城,像一本被反复折叠的宣纸册页。
每次展开都能看见其折叠的不仅是时空,更暗含着破解中国城镇化困局的密码:
在全球化与在地性、传统肌理与数字文明之间,它正在书写一种非撕裂性的城市进化论。

晨雾中的时空拓片‌

清晨的江雾尚未散去,对岸的桐君山若隐若现,江面泛着鱼鳞般细碎的银光,恍惚间仿佛看见那位云游道士挥毫泼墨的剪影。

骏悦酒店投在青石板上的几何阴影,被潮湿的雾气晕染成水墨质感。

漫步在江边步行道上,当我的鞋尖触到一方石刻,低头瞬间,青石板上的名人镌刻清晰可辨。
行走在这条被千年文脉浸润的江岸,每一步都像在触碰历史的活字版。
当阳光终于蒸干石板上的潮气,我发现那些湿润时显形的诗句与代码,此刻都化作深浅不一的青灰色印记,如同岁月本身留下的指纹。
一位散步的老伯跟我说:"我孙子在物流公司写代码,最近把古代漕运路线做成了快递算法,听说能省好多油钱。"
说着指了指江面,三只白鹭正掠过满载快递包裹的货轮,那船吃水线位置,和县志里记载的明代粮船一模一样。


桐江渔村的五感盛宴

作为一个初到桐庐的人,这次与朋友一起从上海来到桐庐,一路上风尘仆仆、饥肠辘辘,我们决定先到桐江渔村填饱肚子。
据朋友说这店的菜品很有特色,环境不错,风景也很美。
跟着上海朋友钻进桐江渔村时,发现环境确实很舒适,没想到推开包厢门,整面落地窗外就是黄公望画过的江景。
朋友已经点好了菜,有山笋炖豆腐、鲜烧江虾、红烧船丁鱼、秘制南瓜等等,菜品很地道,新鲜度和味道大家都觉得在网红餐厅中算是相当不错的。
包厢的环境非常安静,整体感觉非常舒适。
据传在桐庐还有物流无人机送甜品、冻干草莓的桥段,我们来去匆匆,只好等下次体验。
桐江渔村的物联系统揭示了一个颠覆性事实:数字技术并非必然摧毁地方性,"文化杂糅"反而在数字化味觉体验中得以充分展示。

产业园区的文明迭代

快递之乡的现代物流园与范仲淹创办的龙山书院隔江相望。
当我们的轿车路过“三通一达”快递企业总部大楼时,同行的友人介绍说:“如今写字楼也在大力招租中。”
空置写字楼里的AR招商广告,暴露出后工业时代空间生产的戏剧性。
但桐庐的解题思路颇具启发性:将招商信息转化为《富春山居图》数字长卷,
这种产城折叠术有点让人“糊涂”的感觉,似乎既规避了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空间暴力,又超越了珠三角"三来一补"的路径依赖……
从宋代"九省通衢"的漕运码头,到八十年代"十万供销走全国"的纽扣之乡,再到如今掌控全国60%物流数据的快递大脑。
"三通一达"总部大楼的铜钱纹幕墙,实则是产城融合的符号化表达。


我们的轿车渐渐远离晨曦中的桐庐,驶向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魔都上海。
这座小城的折叠承载着1800年的智慧,或许预示着县域城镇化的新可能:
它既非简单抗拒城市化浪潮,也不沦为全球化的扁平化副本,而是在时空褶皱中培育出独特的"地方性知识"。
当严子陵的钓竿化作5G光纤没入江水,我们看到的不是传统消逝的挽歌,而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缺失的文化韧性。
这种折叠发展模式,或许正是破解中国城镇化"千城一面"困局的文化基因,在历史纵深与数字平面的交织中,开辟出一条带着墨香味的现代化蹊径。

(作者蔡义鸿系城市化网创始人、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