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玲: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修实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张老师的精神非常值得钦佩,下决心蹲守在一百多亩土地上,耕耘这么多年。这件事提起来让我觉得是个很沉重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土地。张老师的案例反映了一个很大的道理,就是农业的回归。
在城市化这个大课题面前,农村的人可以到城市去生活,但是人的生命离不开土地。对土地的破坏危及人们的生存,危及生命的生存,这是所有问题的所在之处。从这点出发,张老师这个案例是属于钻石级的案例。
我觉得这件事发生在北京是很可喜的,因为这些年北京城市化发展很快,也牺牲了很多土地。那么现有的土地如何保留,被污染的土地如何修复,这是个很大的课题。天福园通过中华农耕将被污染的土地改造成生物多样性农庄,树立了一个典范。天福园案例的意义在于以事实证明被污染的土地是可以修复的。这个事实是张老师这么多年用心血实践得来的。
我现在关心的问题是,星星之火是否可以燎原?今天这个典型案例是一枝独秀还是春满园?张老师复兴中华农耕的梦想怎么样可以实现?这是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城市化委员会不仅仅要停留在对这个案例的发展、发掘、总结、点评,最重要的是,如何透过这个案例来解决土地的安全、食品的安全问题。所以,这是一个天大的文章,张老师开了头,等待我们后边花功夫去做。
(完整案例详细内容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