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是所有当代中国劳务输出地的政府诉求,台山的历程值得借鉴。百年前从海外寄回的侨汇最终要落在土地上置产兴业,而不是投入到加工制造业的资本,这也是华侨的产业经验决定的。台山华侨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走美国西海岸主要从事的是修铁路、开金矿。他们对于制造业并不熟悉,离现代服务业相距更远。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即有华侨在台山那扶附近淘金;光绪25年(1901)有华侨在白沙百足山开采煤矿;到1904年6月,陈宜禧创立新宁铁路公司,号召“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这不仅表明他在利权上的志气,也显示出铁路建设知识的自信。
今天在中国华中、西南一些回乡的农民工可以仿照打工地的样子集资开办家具厂、电子配件厂、服装厂和箱包厂,将打工地区挣到的资金和学到的产业知识一同带回家乡。假如当年台山华侨是流向芝加哥、匹茨堡、底特律这样的工业城市,或者在台山发现了煤炭金属的富矿,台山侨乡的经济发展可能会走向另一条道路。
以技术转移的层次而论,后发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分为“know what”、“know how”和“know why”,也就是引进使用、模仿制造、研发赶超三个层次。以台山建筑技术来看,基本停留在“know what”的阶段。拿“刘关张”著称的端芬翁式三座洋楼为例,水泥从英国进口、钢材从德国进口、彩色玻璃从意大利进口,台山的建筑业仅仅将这些国外先进材料“购而用之”,并没有在台山本地留下新型建材业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