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群绘就中国区域经济新版图
时间:2015-11-19 09:41:43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冯奎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城市群作为拓展区域发展空间重要方式。

  《建议》称,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

  可以预期,在未来五年,中国的城市群整体上将进入快速发育的阶段,初步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将构建中国区域经济新版图,充任区域发展的主要抓手。

  城市群规划越来越明确

  从“十二五”规划到中共中央刚刚颁布的《建议》,城市群在规划中的地位越来越明确。

  “十二五”规划中,城市群屡有提及,但有几个特点值得注意:

  一是概念内涵相对模糊,带、区、群、圈等概念都有提及。“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等。

  二是当时主要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认识城市群的意义。例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动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十二五”规划中还提出,要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等等。

  三是对城市群的规划布局十分笼统与简略。“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对于培育哪些重点城市群,“十二五”规划并未详细涉及。

  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颁布。《规划》提出,城镇化应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城市群在城镇化以及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地位显著上升。

  《规划》同时明确了东部地区三大城市群与中西部若干城市群的发展重点,突出要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初步勾勒出国家重点城市群的布局轮廓。

  此后,城市群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

  2015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颁布后第一个城市群的规划。

  中共中央在《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这也意味着,城市群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政策内涵清晰,布局合理,发展任务明确。

  城市群发育越来越成熟

  “十二五”时期是城市群快速发育的阶段。在 “十三五”时期,城市群进入趋于成熟的新阶段。

  “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城镇化率刚刚跨过50%,城市群发展迅速。

  从城镇规模与人口上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增长较快。从城镇体系上看,大都市周边的小城市不断得到培育,城镇体系还不完善,城镇密度正由低到高进行提升。从空间结构来看,城市之间的联系较紧密,连接城市的基础设施较完善。从城市分工来看,分工体系开始形成,大中小城市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格局显露雏形,但大城市的集聚作用多于资源扩散。从城市群增长路径来看,城市群总体上仍是外延式蔓延,内涵式增长刚刚开始。

  “十三五”时期,中国城镇化率将从54%左右奔向60%左右,城市群发展在整体上越来越趋于成熟。

  从城镇规模与人口上看,城镇人口仍处于较快增长的进程中,但速度已有所降低。从城镇体系上看,大中小城市的协调性得到加强,城镇体系将比较完善,城镇密度将达到较高水平。从空间结构来看,城市之间的联系相对已很紧密,连接核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的各类交通日趋完善。从城市分工来看,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相对平衡,分工体系相对合理。从城市群增长路径来看,城市群内涵式增长将渐渐成为主要特征,城市群的边界基本确立。

  当然,从城市群发展来看,“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城市群只能是趋于成熟,离真正的成熟阶段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我们规划了一批超大级城市群,实则只是一个城市较为集中的行政区域。例如,长江中游城市群面积达到31.7万平方公里。这个规模相当于整个日本面积的85%、德国面积的89%。在这个城市群内,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都还处于向心集聚为主的阶段。目前来看,体制、机制的障碍因素都严重影响都市核心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合作,更何况这类跨越省级行政区的城市群。

  因此,类似于长江中游、哈长这类城市群趋于成熟还要有相当长的时间。整体而言,预计经历“十三五”之后的十年,也即达到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中国的城市群可望进入成熟发达的高度。

  城市群作用越来越综合

  “十三五”时期,城市群的作用将得到更加充分全面的发挥。

  城市群发展对于拉动与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排在最为关键性的位置。2014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重点城市群的GDP达到10.6万亿元、7.8万亿元、6.6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5%、12%和10%,总共占37%。一些较小规模的城市群,也在大区域或本省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关中城市群的面积是5.5万平方公里,只有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面积18%,人口只有约2300万。2014年,关中城市群生产总值达11681亿元,占陕西全省的66%,在带动陕西经济发展,甚至辐射西北经济发展中仍然举足轻重。

  “十三五”时期,长江中游、东北、中原、关中等一批城市群崛起,还有其他更多的小型城市群不断壮大,将有力地支撑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城市群的发展对于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十二五”时期,一个区域发展的热点是特大城市的人口疏解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城市群的发展。

  河北省近年来人口保持稳定,而北京、天津每年人口增长五六十万,北京在过去的10年之内人口增长约40%,天津增长约30%。河北省在北京的人口将近160万,占北京常住外来人口的22%。河北省在天津的人口将近80万,占天津常住外来人口的25%。展望“十三五”,只有河北省的各类城市发展起来,换言之,只有通过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才能让中小城市提高吸引力,实现河北省就近就地城镇化。

  加速城市群发展,对于缩小过大差距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这些过大差距主要存在于城乡之间、核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之间。例如,一些繁华的特大城市周边就有连绵不断的贫困带。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推进城市群不断发展。因为在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初期阶段,大城市吸纳资源的力量强大,对周边中小城市有“虹吸”效应,极易形成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现象。而随着城市群的持续成长,大城市的集聚与吸附效应仍然存在,但辐射效应将不断增强。越来越大的辐射效应十分有利于增强周边落后县(市、区)的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小城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十三五”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让城市支持农村,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城市群的发展至关重要。

  城市群分层越来越明显

  城市分层,城市群亦然。“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城市群将出现若干层次。

  这些层次至少可以包括五级:世界级的城市群、向世界级冲刺的城市群、国家级的城市群、区域性城市群以及地区性的城市群。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