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大城市的“赋权”机制
时间:2015-11-19 09:38:49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刘远举 

    选择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大城市,还是选择南京、重庆、武汉这样的中心二线城市,甚至回到老家三四线城市,一直是很多年轻人需要反复考虑的问题。影响这种选择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户籍,大城市的户籍很难拿到,虽然现在有居住证等制度,但总体上仍然是“二等公民”。

    目前户籍改革的整体思路是: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以北京为例,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就定下了严格的人口控制规模。虽然其后城市人口规模数度突破规划而被迫对总规进行修编,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初衷始终不变。

    对于这种政策的解读,多从缓解特大城市的城市病,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角度进行,不过换个视角,从政治角度去看,对大城市的警惕与恐惧,是那样的根深蒂固,仿佛与生俱来。某种程度上,这是旧有赋权意识,对大城市的一种恐惧。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的回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并不认为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必然形态,而是从赋权意识角度,认为城市是资本主义的结果,是各种罪恶的根源,是“城市病”的发源地。这样的认识导致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方针都是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适度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对大城市的恐惧首先源于一种纯赋权意识的印象,即觉得城市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在改革开放之初,修建高速公路的时候,就是把高速公路视为资本主义的象征。后来经过一系列争论,才以“机动车专用道”的名义上马。

    其次,大城市的高度集中,是一个人类社会自组织的过程,本质上是各种市场均衡的综合结果,但它在形式上,却偏偏是高度偏离均匀的。比如,城市的人口、资金、物质的密度都是偏离平均的。这种偏离平均是市场的需要,因为只有依靠规模效应,才能更廉价地供应商品,不管是外卖、自来水、电话基站,都是如此。

    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讲究的是生产链上的均匀分配,必然在逻辑上导致地区经济的均匀性。换句话说,平均才是赋权意识上的好。大城市这种高度的偏离均衡与计划经济的平均观是尖锐矛盾的。这必然使中国人更容易强调大城市经济局面的负面因素。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能听到很多所谓各个地区要均衡发展的论调,实际上这种论调要的不是均衡,而是平均。

    这种对城市的仇视,曾经很明显地出现在社会主义实验中。波尔布特,把人口从城市驱散到农村。红色高棉执政期间,波尔布特认为城市是资本主义的丑恶象征,它会腐化干部和群众。要建设理想社会,就必须消灭城市。红色高棉宣布要在10到15年内使国家实现现代化,把柬埔寨变成一个农业社会后,它着手推广原在解放区实行的合作社制度。取消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和全民供给制。最后,战争准备、分散人口的需要、三线建设,都分散了大城市的功能。

    虽然当下中国,赋权意识对经济层面的影响已经淡化,但这对城市的赋权意识恐惧仍然在思想深处传承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不过,反过来说,这种赋权意识的恐惧并非无中生有,是有其道理的。即使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大城市赋权意识的作用仍然非常强烈,那就是大城市可以为人们带来权利。大城市更多的更自由的舆论、更密集的人口规模、城市中人口素质更高,都产生了1+1>2的效果,带来权利增量。

    前段时间有一阵逃离北上广的说法,紧接着,又是逃回北上广。虽然在一线大城市,面临高昂的房价、无处不在的户口歧视、缺乏归属感等问题,但是选择了逃回二、三线城市的人,会发现在小地方生活、事业都离不开关系。而在一线大城市这种陌生人社会中,人情、关系的重要性相对降低了。人情、关系性的降低,本质上说,是大城市的公民权利更高从而抑制裙带与寻租。当一个人从农村、小城市迁徙到大城市之后,他的公民权利实际上增加了,这正是所谓大城市的“赋权”机制。

    比如计划生育,在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的执行过程中,广泛存在强制引产,而在一线大城市,即便罚款仍然存在,但是,危及母婴生命安全的强制引产早已绝迹。

    实际上,中国大城市市民的政治权利更高,从来不是理论,而是事实。

    根据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之子的回忆:三年自然灾害时,京、津、沪粮库告急,为避免“几个大城市出了问题,影响是很不好的”,经过权衡,中央决定要四川做出局部牺牲。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四川外调粮食147亿斤,确保了京、津、沪的粮食供应,但四川人民却为此付出极其惨烈的代价。

    这并非特例,林毅夫和杨涛运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阿玛蒂亚的理论,研究了“三年自然灾害”后发现:在中国中央计划体系中,食物获取权偏向城市居民,城市居民可通过定量配给系统获得食物,而农民却需强制性上缴。这种粮食获取权的差异的后果就是:一个省的城市人口越多,该省的饥荒牺牲者就越少。这不但和当年农民政治权利低于城市居民相吻合,也能很好地阐释今天的诸多公共现象:校车、教育等准公共品的供给,在国库充盈的今天,不是“供给不足”,而是“权利不足”造成的资源在阶层间、地区间、户籍间的分配不均。

   更重要的是,这种权利增量的机制并非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最终会影响到政治层面。超大型城市的文化、政治活跃度与小城市,并不是线性的。大城市的广场与小城市的广场有着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从这个角度,如果没有解决赋权意识上的问题,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数量,还将受到长期抑制,但是,如果唯物史观正确,经济规律必将会不断顽强地突破这个抑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