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6月17日,由中国经济导报社、中国发展网主办,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债券》杂志特别支持的“2015中国债券发展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城市化委员会投融资委员会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室主任赵全厚在分论坛发表演讲。
赵全厚从三方面对政府债券在“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情况做了展望。他表示,首先,从政府债券角度而言,将面临比较大的蜕变,这是因为政府债券市场原来只有国家队,现在又加进地方队,原来只有一个发债主体,现在则变成了几十个发债主体。这种情况下政府发债主体从中央转向地方,是“十三五”的主要特征,实际上因为政府债券市场整个债券市场,国债市场长期存在这个情况,政府债券市场对“十三五”债券走向有很大的影响。负债已经逐步可以接受,折价开通的恰恰不是民间而是政府,政府发现借债的很多妙处,政府债注定将引领整个“十三五”。
第二,“十二五”预算法修改后授予了地方政府发债的权利,开了前门,那么“十三五”就需要将前门做得大些,如果不足够大,地方政府就无法转型。政府的阳光举债方式取代融资平台注定了要扩大前门的范围。怎么扩大则是另外一个问题。第二以国债引领的整个金融市场走向统一,但未来以地方债券市场引领的地方债券,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中央借贷主体与地方借贷主体身份的区分,债券市场的扩大,市场结构将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第三围绕着政府举债,会衍生出一系列其他债券市场与政府密切相关,如现在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未必是市场主体,政府从1998年以来积累下大量通过举债方式的资产,往往可以作为政府资产债券化庞大的资产群体。中国从1994年建立中央级的机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城镇化银行,其他债券市场会不断衍生演化,这一特征值得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