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财政部日前印发《2015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提到“制定政府采购本国货物管理办法”,继续积极稳妥开展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定》(GPA)谈判工作。那么政府采购的国产化是否真正能够实现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呢?城市化委员会投融资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科研所研究员赵全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能够实现政府采购的国产化,对中国经济来讲是有好处的,这样更有利于集中于我国国内的产业转型服务。”
“首先我国要逐步融入世界,否则我们所谓的谈判就失去了意义。要积极地与国际采购市场对接,这也是大的国际趋势;其次,要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既要讲究对等开放,又要明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要牢牢记住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一现实情况,在国际市场中争取对等优惠,同时进一步开放中国政府的行政控制领域。”在这个关系的衡量和调控方面,赵全厚表达了他的看法。
据了解,财政部提出的《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管理办法》早在2010年就已公开征求意见,办法规定,采购人采购货物的,应当采购本国产品。之所以这一政策至今没有出台,有业内人士认为,原因在于,在国际同等情况下,对于我国的开放速度,保护清单以及我们国家产品的竞争力评估方面可能存在争议。
尽管如此,赵全厚对于短时间内实现政府采购的国产化还是有一定信心的。他指出:第一,政府采购不可能全部国产化,否则谈不上开放;第二是开放速度,国际上要求中国政府打破所有制的限制,不能由于国有制和私有制而形成过大的差异。如果中国能够保证在国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竞争性业务对等,那么就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