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2015年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简称:城市化委员会)主任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由城市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秉仁主持,主任金德钧,副主任李兵弟、刘仪舜、张幼云、王秉忱,以及副主任候选人李凤玲、李津逵,特邀嘉宾廊坊市永清台湾新城管委会主任杨华彬、中共湖南长沙县春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政法书记郑旭辉,城市化委员会秘书长蔡义鸿、副秘书长顾晴等出席了会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增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原主任、修实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凤玲、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城市经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津逵为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讨论了城市化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的工作制度及组成情况,并由秘书长蔡义鸿介绍了新型城镇化产业联盟和中国城镇化研究院的筹备进展、“第八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的筹备情况、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举办国际城市化论坛工作的进展以及“智库”等事宜。
针对各专委会的工作制度及组成情况,主任们纷纷提出建设性意见。
李秉仁表示,“认同城市化委员会向专业化转型,开展专业活动应该由专委会组织,工作制度要有,但关键在人。”这一点也得到张幼云的认同。她表示,每个专委会带头人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直接影响着这个专委会工作的深度、广度。人选至关重要。
就如何打造专委会的特色和优势,李兵弟建议,成立的专委会一定要突出特色,避免与其它协会组织已经存在的专委会重复。另外,专委会不能太专,不便于工作的展开。王秉忱也表示,从城市化委员会原有的架构向着专委会转型至关重要,就目前各专委会的组建看,显然考虑了原有的庞大的专家库资源,但精简、合并、精准定位各专委会,才能突出不同专委会的特色。张幼云建议,每个专委会不仅在定位上要清晰,在资源调动等方面也要有所考虑,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其它相关行业组织的发展情况,通过优化组合,建立比较优势。“像城市化委员会这样的组织模式就是一种创新。”
金德钧说:“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专委会来说很重要。城市化委员会的优势在于综合性,可以把很多方方面面的工作用‘城市化’这个主题串联起来,在大的综合性中找到几个小的综合,形成一个个的专委会,条件成熟的先成立起来,条件不够成熟的作为一种设想来筹备,成熟一个成立一个。”
对于主任们提出的看法,蔡义鸿表示专委会的设立将“不拘泥于名字,不拘泥于形式。每个专委会的运作模式也都可以有自身的特点。”
“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是城市化委员会的年度盛会。今年是第八届,峰会的主题将围绕“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利用”这一主题展开,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典型案例,邀请有关部委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城镇化建设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农民工代表、国际友人等,从土地用途管制与粮食安排、土地征收与城镇化空间保障、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与城镇化发展动力、土地综合整治与城乡统筹等方面展开交流探讨,以期总结我国各地在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和有益经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主任们一致认为这一主题紧扣当前我国城市化的热点问题,但在案例的交流上一定要严格筛选,以正面的案例积极引导各地的城市化发展,树立委员会的积极形象。
会议还就新型城镇化产业联盟和中国城镇化研究院的筹备情况,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举办国际城市化论坛的工作进展,以及将城市化委员会建成一流智库的设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十分认可将城市化委员会建设成为“智库”的努力方向,认为目前先把专委会的成立等具体工作做好、做扎实,无论在政府还是民间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智库”建设也就奠定了基础,水到渠成。
金德钧主任在总结时说:“今天会议讨论的内容是城市化委员会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吸收李凤玲、李津逵成为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将对今后城市化委员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成立专委会、城镇化研究院、产业联盟等举措,表明城市化委员会在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即将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要把这方面的工作扎实做好,逐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