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参与、协同善治”是昙华林历史街区治理过程中将民间力量、文化业态与原住居民紧紧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在昙华林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秘籍,更是将创新社会治理运用到现实中的实践探索。在接受《城市化》记者采访时,付文芳坦言,创新社会治理既是理论命题,也是实践课题,在上任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与她的团队在昙华林这个历史街区不断探索治理创新的新领域、新方法,开辟治理创新的“试验田”。
《城市化》:昙华林历史街区和其他地方的社会治理不太一样,需要赋予历史文化特征。在治理创新方面,您和团队是如何在摸索?收获是什么?
付文芳:武昌区政府在社区治理创新上意识领先。目前,由武昌区政府买单,我们引入了专业社工队伍。但从进驻的社工队伍和他们背后的团队看,他们在服务街区的专业度和服务项目的黏合度上有待提高。因此,粮道街道又与华中师范大学通过政府买单合作方式请调了三名社工。在运作过程中,我们感觉,传统社工的培养方向更注重个案的梳理和拯救,如对失独家庭、残疾人家庭救助,但人的个案辅导离不开社会架构、社会氛围与周边人际环境。如果纯粹做个案,就会让项目和整个街区发展的推动作用变弱。因此,我们对已经引入的两个社工团队提出,要围绕项目工作而非围绕个案工作。
例如,政府买单的江汉大学楚馨社工服务中心,通过围绕昙华林历史街区文化复兴和社区治理创新,研究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政府、地区机构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
应该说,我国在社区治理、社会治理结构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大家都在寻找适合本地区、本区域文化背景的治理格局,还没有系统化。从实践角度而言,这是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但从理论架构来看还不成熟,或者说很难有可以直接拿来用的经验。大家都希望我们能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或者塑造一个典型,找到切合街区发展的社会治理创新之道。
在治理创新方面,我认为,最难的是培养社会治理主体。在西方有精英治理的做法,例如当一个社会个体的个人社会角色发展到一定高度,或者他的能力、财力及个人道德水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他对自我有内在的主动发展要求,这时他可能会通过捐助或帮助别人创业带动一批人致富,这也能帮助人们解决社会困难。那么,他就需要通过一个平台或组织来实现他的个人价值追求,社会组织就会由此产生。我认为,我们理想中的社会治理模式应该是这样的。在昙华林,我们把它叫做“多元参与、协同善治”的社会治理架构。
《城市化》:昙华林街区不是传统的街区,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项目,而是一个拥有厚重历史、能够重新焕发新生的城市组团。从真正意义上说,它是一个社区、一个社会。请问,在街区整治和管理中是如何引入公众参与,平衡各方利益,进而实行“各方参与、协同善治”的?有哪些人和故事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付文芳:老昙华林正街的居民从解放前就生活在这里。他们对昙华林有感情、有认知,只要是有助于街区发展、街区文明程度提高的事情,他们都会积极参与。例如,我们社区有一位姓冷的安保队长,已近60岁了,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他自己的老房子因街区发展出租,每月有7000多元的收入,他现在只使用其中的一间房。引进经营户让他的生活有了改善,但冷师傅通过担任街区安保队长,维护街区秩序,把社区当自己的家一样去看护。社区有什么活,只要是他能做的,他总是抢着干。我觉得这就是主人翁意识,这是一种居民。另一种是计划经济时代被安排进入昙华林的居民。他们大多生活在马道门、三义村一带,通过一系列的道路修缮、环境治理及建设功能活动室等安排,他们开始支持社区活动,主动做义务督导员、街道清洁等工作。但马道门附近仍有一些住户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不够积极,与街区的黏合度很低。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社区准备通过组织治理团队、政府惠民资金安排的项目介入,引领他们开展自治、积极参与街区活动,让街区的人心凝聚起来。不过,这样的实践过程需要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同步进行、达到人城共生,否则,街区做得再好也没有价值和意义。
除了居民,现在我们还把这里的商户看做昙华林的主人。我们提出了“老街坊新邻居”的概念,就是说,原有的昙华林居民是老街坊,新来的人是昙华林发展的动力,是新邻居,我们都是一样的昙华林人。社工进入昙华林后,如果找不到领头人,就寻找有一定觉悟、有社会责任、有善事念想的人,通过他们的带领,让各行业形成共同的理想,把人们凝聚在一起。
例如,昙华林有很多咖啡馆。几家咖啡店的年轻经营者提出,为何不把昙华林打造成武汉著名的咖啡消费和咖啡文化宣传的好去处?对于这个想法,我很赞成。通过与社工对接,协助他们成立了“昙华林咖啡联盟”,大约有十几家成员,9月20-21日成立就举行了LATTE ART论坛全国街头咖啡拉花公益推广活动,并且在今年11月17日启动了“待用咖啡”的慈善仪式。这样,他们就营造了一个追求价值实现的共同体。在西方,“待用咖啡”已很成熟,在国内却不多见,然而它却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在昙华林,老居民、普通市民家庭也许并无闲情逸致和消费实力去喝一杯精品咖啡,但通过“待用咖啡”这种方式可以拉近商户和片区居民的关系,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城市化》:作为文旅公司负责人,同时也是粮道街办事处的主任,您是如何整合资源让文旅公司与粮道街办事处实现联动的?
付文芳:在街区项目建设、文化发展方面,文旅公司以企业进行运作有其独特优势。在街区治理、居民群众发动、街区文化复兴、社区建设中,街道办事处则有很强的整合和动员能力。我身兼两职,能有效地结合不同机构的主体优势,在推动工作上将优势最大化。有时可以区别对待,能用公司方法解决就以公司身份出现,能用街道身份解决就用街道办事处的身份,这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显而易见,一年多来这在街区的发展中已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武昌区对武昌文旅公司的要求是以昙华林街区建设为主营业务,但也会涉及很多社会问题,如街道交通、环境治理,这非公司能力所及,那么,我通过街道的主体身份,就能动员驻辖区交通中队、城管、居民、商户、社区的力量共同参与找到解决办法。这既尊重了民意,又提高了办事效率。在这一问题上,我觉得武昌文旅公司和粮道街办事处两个机构负责人的身份对我来说运用得比较恰当,联动得也很好。在组织活动时,我们经常是公司、街道的同事一起商量、分工,按照各自职能行事,如街道负责环境、部门协调,公司就负责项目推进、操作。
《城市化》:武昌文旅公司在经营昙华林艺术村进行物业管理、环境整治、景观设置等工作的同时,还将自己的视野投向武昌区更广阔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昙华林历史街区的管理运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文化大发展。请您就这方面谈谈感触、困惑和您的梦想?
付文芳:在物业管理、环境整治、景观设置上,我们在规划层面上尽可能遵循专业化路径,聘请专家团队对武昌古城、昙华林历史街区做总体战略研究和规划。具体到昙华林,我们划定了12公顷的核心区和3.7公顷的项目建设区,有清晰的战略和实施路径,正在有计划、有组织、有规划地推进。在实践路径上,武昌区政府对昙华林街区倾注了很多的关注和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所以街区的环境卫生、老旧房屋消防管控都非常有序。
在基层的实践过程中,确实遇到一些困难、困惑。比如,最初在改造昙华林时,有人说要维持现状,逐步修缮,但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那么这种修缮和管理就不可能汇聚成一股力量,朝一个方向前进。再比如,现有居民的多元产权结构在修缮过程中如何解决?很多公房租户在使用多年后,房子需要维修,由于他们不是业主,一般不会主动修缮,但业主单位只收取每家每月十几或二十几块租金,这点钱是无法支付修缮费用的。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个体、家庭,也涉及到社会群体甚至政府,矛盾很难解决。
尽管我们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但在我的梦想中,昙华林一定会成为一个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地方,是城市中的一处净土。在这里,人们的精神面貌祥和、人际关系和谐。未来,一提起湖北,人们就知道有一个地方叫昙华林。她独特的文艺气质、人文精神,与宽窄巷子、香格里拉等地方不一样,因为她代表了中国一段特殊时期的历史传承,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
就武昌文旅公司而言,因为昙华林在武昌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昙华林的建设在一段时期会是公司重点。但武昌文旅公司未来的发展将不仅仅局限在昙华林片区。如果公司的治理模式、专业化人才、组织架构和运营方式都有较大的提升,它就有更大的担当去推进武昌区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那时,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会更多,而这对能力的要求也会很高。这种能力的要求将不仅仅对我们这个团队而言,还将对区委、区政府有更高的期待,希望区委区政府在公司治理模式上给我们注入更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