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15 20:34:4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刘雪松
想必很多人都记得,去年11月份“APEC蓝”取代了雾霾天,让饱受PM2.5毒害的北京市民尽情享受了干净的空气。有不少人甚至觉得,APEC会议期间的治理措施“余威”不小,整个冬天的空气质量似乎都略优于往年。这充分说明,无论是治理空气污染还是解决其他问题,只要政府部门真正重视,确实会起到不错的效果。
因创作环保小说《霾来了》而备受舆论关注的廊坊市环保局副局长李春元,在接受《新华每日电讯》采访时颇为得意地说:“现在环保部门该有的职权都有了:说让你整改你就得整改,说一票否决我们就能一票否决,哪怕上百亿的大项目,环评报告不合格就能给你叫停。”
要治霾,就得先弄清楚雾霾的成因。仿佛一夜之间,中国找到了导致雾霾的罪魁祸首——燃煤。在廊坊以及京津冀其他地区,燃煤企业大都被当作重点整改对象。舍近求远、舍煤求气,被当成新一轮能源改造、工业化改造、大气环境改造的主要路径。
不过,有专家在接受《新华每日电讯》采访时提醒,中国当前一些地方的治霾行动,可能走错了方向。该专家研究PM2.5数据发现,燃煤发电对雾霾的“贡献”其实很有限。有专家据此认为,北方多地的煤改气工程、全面关停燃煤电厂的行动,有可能是“暴殄天物”。
支撑专家论点的依据至少有两点:其一,国内有部分燃煤电厂已接近甚至达到天然气排放标准,有的减排效果甚至达到了世界第一;其二,与90%的煤都集中用在发电领域的美国、88%用在发电领域的德国相比,中国这个数字只占50%。
从“霾来了”的各地相互推诿,到“各扫门前雪”的分头行动,再到铁腕治霾的统一行动,占中国能源比重70%之巨的煤炭,就这样成了人们“霾怨”的对象。换句话说,原本可以通过科学办法降服的燃煤排放指标,被一些地方政府的粗暴的板子征服了。这种源于科学又不尽然尊重科学的行政手段,将权力大于专业、决策者话语权重大于专家学者权重的行政特色,展示得淋漓尽致,以至于有人甚至认为,若干年后回过头来看,燃煤这个大气污染的“原罪”,说不定会成为这一轮治霾行动中被“冤枉”的角色。
舍煤求气的整改行动,让众多涉煤企业在“霾怨”中粉身碎骨。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将中国的主导能源草率地“打入冷宫”,让能源消费过度依赖无法控制数量与价格的进口天然气,这种治霾决策究竟有多少尊重科学的成分?这个问题,需要决策者以对历史负责、对科学敬畏的态度来认真对待。
“霾怨”声声,燃煤千夫所指,成为社会民众严重的罪魁祸首。但是,社会常识与专业知识的距离,不能成为行政决策与科学决策之间的距离。在铁腕治霾的大背景下,即使我们想关闭所有的燃煤发电厂,让所有的城市实行煤改气,或许只需一份文件、一个通知就能实现,但是,如果支撑决策的依据仅停留于常识,那么,决策者很可能会被常识误导而给社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治理雾霾,如果相关职能部门没有权力,不可能取得良好成效;但是,过多地依赖行政权力治霾,恐怕也值得商榷。决策者不需要什么都懂,但应该懂得尊重科学,尊重专业。治国如此,治雾霾同样如此。
饱受雾霾之苦的人们急切希望雾霾得到治理,但治霾这件事恐怕真急不得。尤其是决策者,更是不能操之过急、随意拍板。不妨先听听专家的意见,仔细想想我们的治霾思路是否清晰、方向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