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意大利小镇马泰拉,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非常陌生,我问过一些欧洲人,他们也不知道,甚至没听说过。怀着对这个陌生城市的向往,借2013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与马泰拉建筑学院的学术交流,我带着几名研究生在圣诞前夕奔赴小镇,与马泰拉建筑学院进行国际城市设计的联合教学活动。
在马泰拉小镇一周的简短活动中,我感受到了这个传统小镇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美好,体验了意大利小镇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宝贵经验,心灵在小镇的自然生长、自我发展中得到了新的净化,原来小镇可以这样自由地翱翔于时空的流淌。
马泰拉小镇位于罗马以南380多公里外的海边山谷中,相当偏僻,距离最近的BALI机场也有120多公里,山路车行近两小时。
经过近十小时的飞行,我们从北京到了罗马,再飞了近一个小时到Bali,迎接我们的维拉(VERA)博士开车,在山路的夜色中行驶两小时后终于在旅途劳累的昏睡中到了马泰拉,沿途美景早已丢给了梦乡。到了小镇已是深夜十一点多了,深冬的小镇灯火明亮,步行街上熙熙攘攘,人们都在迎接圣诞节的气氛中喜气洋洋,罗马时代小镇中心区的建筑在灯光和节日色彩的熏陶下再现神气,仿佛兴奋地迎接新春的到来。我们也深受渲染,一扫旅途的困倦,提着行李走在略显潮湿的古老的块石步行路上。空气极其湿润清新,气温6—7度,山上稍显雾蒙,湿冷的空气让人感受到了意大利冬天的冷爽。
我们一行六人在咕噜咕噜的行李箱胶轮声中格外精神,在高低起伏、曲曲弯弯的小镇坡路上行进,转过盘曲的连续街道,来到教堂广场。大教堂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在灯光的照射下,教堂格外高耸夸张,放松疲劳的脖颈,回头望,却让我们再次目瞪眼晃,大教堂正面对着峡谷中的小镇眺望。小镇在石头山中显得格外漂亮,幽静中透露着智慧的光芒。点点星星的万家灯火映衬着一个一个类似中国窑洞的民居宅院,院落门前的入口灯光在黑暗夜景的陪衬下自然流放,“啊哦”,大家叫了起来,异口同声沉迷于异国的他乡。
在陪同的再三催促下,白天景色更美的诱惑声中,大家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广场望平台,美景中的灯火珊亮。走进了教堂边上宁静的小巷,进入小巷的光线瞬间闪默沉静,消失了许多目光,这才明白教堂注视小镇表情的骄傲与夸张。
步行不远在思索的兴奋中来到宾馆,小镇驿站再次引发我无尽的遐想。被称为宾馆的住所实际上是教堂修道院的改装,朴素的接待厅堂处处闪耀着宗教的力量,浑厚的卷拱,厚重的墙,笔挺的毛石圆柱,统一在成熟稳重的白色拉毛外表砂浆下,在黄色灯光的映射下仿佛返老还童,焕发了青春的能量。十五世纪的修道院被巧妙地改建为文化交流中心,承担着新的功效与使命。
在前台桌上清脆的铃声中,缓缓飘来了接待姑娘,拖地飘逸的毛裙格外盛装,仔细一看,年龄与教授相仿,虽是深夜,但大妈却没有在沉睡中被吵醒,满脸慌张与疲倦。可别小看前台大妈,她穿着打扮沉着而又时尚,精明中透露着文化的灵光,微笑中互相介绍才知安多奈拉(ANTONLLA)是文化中心的负责人,已经在这里做志愿者十几年了,志愿为文化遗产建筑的再利用贡献力量,而我们一行的住宿就是她们遗产保护委员会无偿提供的。在这里我们将与马泰拉的老师学生们一起完成城市保护的联合教学研讨工作,在这样的空间中,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中完成学术的讨论,充满着时空的漫想,在兴奋中在憧憬中,近凌晨两点我才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