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李凤玲:缔造“后开发区”时代
时间:2014-10-09 09:54:06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李凤玲 

62fe5b4868352df7894d57795b4ef399.jpg

身  份:北京修实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工作经历:历任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北京市朝阳区区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北京国际电力开发投资公司党组书记兼董事长、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一直致力于“修实公益基金”工作,并兼任北京市节能减排促进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等职。

  提问1:在开发区建设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后开发区”概念让人耳目一新。“后开发区”该如何理解?这一概念又是怎么提出来的?

  李凤玲: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产物,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不过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顾名思义,“后开发区”是由开发区这一概念引申出来的,主要是指当国家划定的开发区的空间开发完了,没有空间再做招商的时候,开发区下一步该怎么走。

  开发区要么是处女地,要么是搬迁后腾退的空地,主要目的是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在开发阶段主要是通过招商请企业进入建设和生产,一旦招商过程完成,开发区的使命也就终结了。如果开发区不需要再招商,剩下的主要是城市管理和政府服务。 2001年,在“全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我提出了“后开发区”这一概念,主要想提醒开发区在招商引资进行开发建设期间,要提前考虑一旦招商使命完结,我们能给开发区留下什么?具体说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的考虑:

  一个原因是一些开发区领导过于急功近利,急于发展经济、盲目招商引资。在对企业没有全面的考证和衡量的前提下,仅仅听信对方的一面之词,就做出很大让步,致使进入开发区的企业发展方向与开发区的区位发展定位不协调,为以后开发区的发展带来很多难题。

  另一个原因是全国开发区恶意竞争现象突出。为了争到一些好的项目,国家级开发区、省市级开发区甚至区县级开发区相互挖墙脚。其手段无非两条,一是降低地价,甚至零地价;另一个就是财政补贴,先征后返。可谓不惜血本打争夺战。而争夺的结果是牺牲资源去招商引资,进而给资源造成损失。比如有些被争夺过去的企业等优惠期过了,就弃开发区而去。

  还有一个原因是许多开发区忽视社会服务功能和人文关怀,致使很多开发区变成了“鬼城”。

  这些问题在很多开发区多有显现,让人看着都痛心!当时提出“后开发区”的初衷是希望引发大家的共同思考,克服短期行为,建立一个长远的发展模式和一个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提醒开发区的领导不要一味追求招商引资的指标,应重视社会服务功能和人文环境建设。

  提问2:在后开发区时代,我国的开发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克服哪些问题?

  李凤玲:目前我国开发区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第一个问题是雷同性很大,没有形成一个开发区应有的区域特色。

  第二个问题是没有紧紧围绕一个主体产业发展,缺乏上、中、下游产业链,产业缺少内在的支撑。往往一个开发区进入的企业很多,却找不到一个主打的产业链。没有主打产业链,也就无法形成应有的价值链,进而造成很多开发区企业发展缺少活力。

  第三个问题是太注重生产,没有考虑人文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缺少人文环境和相关配套。作为改革开放的一种形式,开发区本身的优势是政策优势,只有引进企业才能享受特殊政策。而往往引进的大都是生产单位,城市的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没有很好地融合。虽然有些开发区也配套居住功能,但和开发区的生产功能不能很好地衔接,建设的住宅是面向市场的,在开发区居住的人未必在开发区工作,而在开发区工作的人不在开发区居住,造成上班的人觉得上班不方便,居住的人觉得居住不舒适。

  第四个问题是招商时饥不择食,前期规划缺失,致使入驻园区的企业层次不够。要么企业自身发展不下去,要么区域的发展需要弥补功能的不足,已经不适合企业继续在此发展,不得不腾笼换鸟。尽管腾笼换鸟是必要的,但是代价很大,不仅企业要付出成本,社会也要付出成本。

  提问3:走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开发区的必然选择。未来开发区的竞争将不再像以往仅仅靠特殊政策。对此,您对开发区有哪些忠告?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凤玲:其一,要找准自己的优势,走自己的路,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要跟风。其二,要按照国家提出的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注重对产业链的培育,形成经济发展的活力。其三,要配套城市服务功能,体现人文关怀,对已经缺失的东西予以补充。要特别关注并解决好产城融合问题,尽可能减少流动性,降低人们的生活成本。其四,要克服盲目性和功利主义,开发区的领导不应该只考虑一两届领导班子,而要谋划几代人;不是说走一批来一批就是“换鸟”,还面临着若干年后是否还要继续“换鸟”的问题,应该长远谋划,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角度,科学规划,认真解决好开发区已经存在的问题。最后,要注重解决好节能和环境问题。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在用能方式、能源管理等方面,开发区应该做得更好。

  另外,我还有两点建议:从国家管理层面对开发区管委会和干部有新的考核机制,要树立新的政绩观,有科学的考评体系和考评标准,克服过去在干部导向方面唯GDP、财政收入所造成的问题。由于开发区很难看清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此还要借助于外脑,形成一些有资历、有眼光、有经验的团队,通过内外结合,对各级各类开发区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提出一些改进方案和科学升级的规划,逐步解决开发区的问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