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云南重金治湖遭遇困境:治理速度跟不上污染速度
时间:2014-07-23 13:08:26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骞 

  南都记者 王骞 20年,639亿元治污经费的预算,仍未能让昆明滇池摆脱重度污染的困扰。政府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治污模式,是滇池水难清的根本原因。眼下,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洱海,正受到同样的治理模式困扰,面临污染危险。   

  “现在滇池治理的加速度已接近污染发生的加速度,但历史欠账多,即使接近变好的拐点,水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云南大学生态学教授段昌群说。他更担心洱海和抚仙湖,它们的“治理速度还没有跟上污染速度”。

  “不能让抚仙湖成为第二个滇池。”在今年初的云南省两会上,云南省政协委员公开呼吁。今年5月,大理州环保局局长李继显也公开表示:洱海正处在一个临界点和敏感期,稍不留意就会成为第二个滇池。

  在人均水资源匮乏的云南,这些高原湖泊是数千万人口的水源地。2007年起,滇池已不再作为昆明人的饮用水源。而如何避免抚仙湖和洱海成为第二个滇池,需要重新审视政府的治理模式。

  巨资治污

  滇池治污经费高达639亿,但多项治污工程效果被质疑

  7月2日,昆明市西山区王家堆村,面积约40亩的滇池湖面上,漂着绿漆般的蓝藻,一股腐臭味飘荡在村庄上空。堤岸另一侧的池塘里,水葫芦开着紫色的花,铺满水面。两名正在清理湖面的村民说,这次蓝藻暴发已有半个多月,是南风把蓝藻从滇池外海刮到这里———滇池北侧靠近城区的位置。

  “年年都这样,天晴时特别臭。”对王家堆村67岁的杨秀珍来说,已习惯了这样的滇池。她记得30多年前,滇池里可以洗澡、抓鱼,湖面上还开着星星点点的白色小花。仅仅一代人的时间,滇池已面目全非。

  “现在滇池治理的加速度其实已接近污染发生的加速度”,云南大学生态学教授段昌群说。环保部今年6月发布的《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滇池依旧属于重度污染,全湖总体为中度富营养。而根据此前的数据,去年9月,滇池靠近城区的草海水域,属于重度富营养。这意味着这部分水域内的氮、磷等污染物数量已有所下降。

  去年9月25日,斥资80多亿元的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完工,计划每年从牛栏江引入6亿吨水注入滇池。研究湖泊富营养化的无锡市水利局工程师朱喜认为,这可能是草海污染开始降低的原因。而草海只有10平方公里,占滇池水域的1/30。

  “滇池历史欠账多,即使接近变好的拐点,水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只要条件允许,Ⅱ类水质都可能产生蓝藻”,段昌群说。蓝藻被称为生态癌症,会让水体里的生物缺氧死亡。

  滇池治污经费投入不少。据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滇池治理从1999年开始,预计到明年“十二五”规划结束时,从中央到昆明市各级政府的治理资金共达639亿元。其中420多亿将在“十二五”期间投入,另外100多亿是“九五”到“十一五”之间的投入。

  段昌群认为,2011年开始的滇池治污六大工程,治理思路正确。这六大工程包括:修建环湖截污和环湖路;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拆除湖滨带的房屋、田地,修建5 .4万亩湿地,恢复树林和湖泊;整治35条水质为V类和劣V类的滇池入湖河道;清理滇池湖底富含污染物的淤泥;调水和节水。

  但一些环境工程师和生态学家认为,这些工程治理效果存疑。

  朱喜5月刚到滇池考察。他认为,环滇池截污工程今年年底完工后,昆明每日产出的生活污水应该能被完全处理,但污水处理厂按照国家一级标准排放中水(处理后的污水),虽然符合国家标准,因排放量过大,不会改善滇池水质,需要把排放标准提高到地表水环境五类才行。他说:“这得投入更多的钱,地方政府和国家很难继续增加经费”。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曾广权认为,滇池边新建的湿地,都修成了湿地公园,强调景观功能,并没有真正恢复湿地的净化功能。比如昆明官渡区五甲塘湿地公园里,进入湿地的水要靠泵来抽,而不是自然流入湿地,这是“人工湿地”,不起作用的。而且和300平方公里的滇池水域相比,5万亩的湿地,能起到的净化作用不大。

  作为生态修复项目,昆明从2009年开始种植水葫芦治污,却遭到众多批评。王家堆村民杨秀珍说,水葫芦不及时打捞,烂在水里比蓝藻还臭。今年,滇池已不再种植水葫芦。一名曾参与滇池水葫芦生态修复研究的学者表示:国内外的研究的确显示,水葫芦种植面积不超过水域的1/3到1/2,的确能净化水体,但政府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出于利益或政绩,种植密度过大,反而污染水体。

  环境承载力

  周边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让治理速度跟不上污染速度

  高原湖泊污染难治,首先和这些湖泊的生态系统脆弱有关系,段昌群教授说。但更为头疼的是,这些湖泊又分布在仅占云南全省面积6%的平地上,自然会成为各区域经济发展中心。

  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运动,云贵高原从一片海洋渐渐升高为陆地。地质断裂下陷,形成了滇池、抚仙湖、洱海这样的高原湖泊。这些湖泊在群山围绕之中,远离大江大河,湖水主要来源于雨水、地下水和山间河流,山间河流源近短小,会季节性断流,为湖泊提供的水量有限。云南高原又是石灰岩地貌,大量地表水在进入湖泊之前就已渗透流失。

  这三个湖泊恰巧位于云南的少雨区,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此前连续五年的云南大旱,让湖泊的平均深度已降低2米。滇池和抚仙湖的出水河道只有一条,湖床平缓,抚仙湖的换水周期接近200年,洱海和滇池的换水周期都在3年以上,当污染物进入湖泊后,极易滞留于湖内。滇池、抚仙湖又处于地球上的磷资源丰富带,若湖泊四周山体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土壤里的磷会被雨水大量冲入滇池,为蓝藻生长提供充足养料。

  多份来自环保部门和政府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滇池、抚仙湖和洱海三个湖泊周围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口数量,已经超过这些高原湖泊的环境承载量。环境容量承载力是指在一个水域,水体能够被继续使用并仍保持良好生态系统时,所能容纳污水和污染物的最大能力。

  生态学家普遍认为,控制城市规模、人口发展,才是保护高原湖泊的最好方式。理论上,滇池流域人口不应超过250万-280万人,但现在滇池流域内人口有357万人。云南大学历史学博士白龙飞研究发现:过去30年,扩大城市规模是决策者的主要方向。据他研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昆明应该发展为生态城市还是以工业为基础的国际都市,昆明一直摇摆不定,最后选择模仿北上广,把昆明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边疆前沿开发,结果造成1999年到2000年,滇池水体全部超V类,蓝藻狂长。

  2003年之后,昆明城市规划又重新围绕滇池流域发展。2008年制定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 0 0 8 -2020)》,对昆明的定位变更为国际性和战略性,昆明的城市发展更注重人口聚集和城市规模扩大。

  白龙飞认为,昆明的城市规划和滇池的污染治理正好相反,城市规划总是超过规划发展,而污染治理总是达不到治理要求。

  滇池的问题,正在洱海和抚仙湖重复着。段昌群认为,这两个湖泊的治理速度还没有跟上污染速度。洱海和抚仙湖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带来的生活污水,加重了这些地区的治污压力。

  2013年,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局长武继昌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玉溪市委市政府已在考虑大力调整规划。“以前规划游客是100万人次规模,但目前已连续3年超过480万人次的游客规模。因此,老的污染源没解决,又加上新的污染。”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抚仙湖流域水环境容量承载力处于崩溃状态”。

  在洱海,环海排污设施的匮乏,至今没有改善。

  今年5月,大理州环保局局长李继显说,按照国际公式来推算,洱海流域最佳的居住人口为20万,50万人是极限,而目前,洱海流域已有82万人口。公共基础设施,远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李继显说,洱海环海路有120公里,但目前真正修建的截污干渠只有下关西洱河以南11公里,加上大丽路、大凤路的截污干渠总共49公里,基础性投入不足,导致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的水直排洱海。

  近五年内,大量外来者搬入洱海边的喜洲、才村、双廊,租下村民的老房子,改建为客栈。才村一名将住宅改建为客栈的村民告诉记者,村里有上百个客栈,之前的排污装置就是安装1- 2个化粪池,让所有污水沉淀后直排洱海。今年村里才新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目前,整个村庄南北各有一套污水处理系统。

  在南才村,记者看到,300余户居民的污水全部进入一个绿色的净化装置,这个装置每天可以处理50吨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后被排入附近的湿地公园,然后流入洱海。当地居民认为,南才村有十几家客栈,每户客栈一天就能产生2-3吨污水,50吨的容量估计无法处理完所有废水。

  公共排污系统的匮乏,甚至在双廊引发了外来商户和政府之间的冲突。去年末,当地政府因污染严重,停止给新开客栈发放牌照。一名客栈老板认为,大理的旅游开发已持续多年,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却没有跟上,把污染罪责归咎于客栈,不公平。

  要完成这些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李继显表示:目前政府到位6亿元资金,将抓紧修建环湖排污干渠,但还需要寻找更多的资金。

  围湖开发

  保护区内众多商业项目,都从政府拿到规划许可证

  “不能让抚仙湖成为第二个滇池。”在今年初的云南省两会上,云南省政协委员公开呼吁:2014年3月,云南省环境科学院张晓旭等人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抚仙湖部分区域接近Ⅱ类水,整体处于I类水。

  李继显也曾公开表示,洱海正处在一个临界点和敏感期,稍不留意就会走向第二个滇池,只要不下雨,不刮风,有太阳,三种情况同时出现,洱海就可能出现蓝藻,“尤其是在八九月份秋老虎的时候最危险”。洱海在2003年,2008年,2013年都曾大面积暴发蓝藻。

  对待这样脆弱的湖泊,发展旅游的正确选择应该是“借湖观景,离湖开发”,段昌群认为。近5年,云南省陆续出台了滇池、抚仙湖、洱海保护条例,今年又通过了《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这些条例基本规定湖岸100米范围内为一级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到湖泊周围山体属于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房屋,二级保护区里限制建房,湿地内禁止建房。

  但是无论在滇池,还是在抚仙湖和洱海,都可以发现,大片湖岸不仅被传统的村庄和农田包围,在近两年内又修建了大量以旅游、养生为名的房地产项目,甚至还有高尔夫球场。一些湖岸边的山体上,树木被砍伐,山体泥土裸露。地方政府表示,这些项目都在环保法律生效前拿到了规划许可证,属于合法项目。

  2013年开始实施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明确规定,滇池一级保护区内禁建房屋,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开发建设其他房地,可以建设符合滇池保护规划的生态旅游、文化等建设项目,但各行政主管部门在报昆明市政府批准前,当有昆明市滇池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在滇池东南岸,紧贴滇池水域的长腰山,应该属于滇池一级和二级保护区的范围,“古滇王国———天池公馆”项目正在以“旅游文化名城”之名开工。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显示,这是一个房地产项目,由644栋低层住宅、66栋多层住宅、55栋中高层住宅组成。古滇王国在长腰山上除了天池公馆,另外还有两个别墅项目:滨湖御景和湖景林苑。

  今年6月,中央电视台曝光了这处地产项目后,7月初,云南媒体报道称:据官方通报,与古滇国项目配套的生态湿地、景区污水净化系统,以及其他区域规划建设的公益性、半公益性旅游项目及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及配套项目均符合《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目前,长腰山上的这几个楼盘都在正常开工。

  和滇池一样,抚仙湖从近年开始,将沿岸100米的村庄和农田全部退出,种植上树木、建造湿地。但是近两年,有4个投资过亿的房地产项目,在农民退出田地房屋后,在抚仙湖岸边修建。洱海东侧,近两年也出现了数个大型楼盘。

  紧靠抚仙湖和洱海岸边,至少有两个房地产项目建有高尔夫球场。2004年1月,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规定地方各级政府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高尔夫球场项目,连已办理各项手续,但尚未动工的项目,一律停工。

  在抚仙湖东岸的太阳山楼盘,紧贴在湖岸边的一期工程已经建成销售,距离湖岸约10米处,是成片的高尔夫球场。销售人员称,球场由开发商和观澜湖会所合作经营,在2012年修建,为保护环境,开发商在球场下方铺设了防渗膜,并在球场后方和公寓楼之间下凹处,建有中水池,球场的污水会流向中水池后再排出。但在现场可以看到,靠近湖边的球场地势向湖泊微微下斜,即使铺有防渗膜,水也会自然流入湖中,而不是中水池。

  洱海东岸尚在建设中的高级楼盘悦榕庄,位于紧贴洱海的山坡上。替悦榕庄预售楼盘的海东方工作人员向客户介绍说,这片面向洱海的山上将会有“1500亩林克斯风格的高尔夫球场”。

  2007年9月开始实施的《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规定,抚仙湖最高蓄水位沿地表向外水平延伸100米的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或者擅自改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一切破坏生态系统和污染环境的行为。

  在抚仙湖西岸的九龙晟景楼盘,有1栋“超五星酒店”和2栋公寓楼“迪卡假日”紧贴在湖岸边,销售人员告知,这些楼“距离湖岸50米,是稀缺资源”。在楼盘的宣传册上,还提到这栋超五星级酒店,拥有一个直通湖底的“海底餐厅”,用餐时能看到抚仙湖底的景色。

  2013年6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曾曝光抚仙湖边的楼盘以旅游开发为名违规建设后,据《云南信息报》报道,云南玉溪市委书记张祖林曾承认:舆论监督的情况基本属实,要求“所有工程停下来审批,按照新的规范,进行一次梳理。”但目前记者看到,太阳山和九龙晟景均已完工,正在出售。

  2013年4月,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局长武继昌,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曾表示:抚仙湖湖畔的在建项目基本在2007年《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出台之前已审批通过,太阳山的高尔夫球场是在2001年批准,只是一直未动工。

  在紧贴洱海东岸的山坡上,记者看到占地7000亩的“海东方”楼盘、洱海传奇、大理公馆,在附近的几个山头修满别墅。整个山体已无植被覆盖,红色泥土裸露。当地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这些山坡以“荒山”之名开发,开发规划得到批准。

  “这些环保法都是在开发需求上制定的法律,地方政府有自我解释权,有修改的余地,法律缺乏长期持续、刚性的原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云南省前政协委员向记者表示:长期以来,湖泊治理只是环保、生态部门的主体责任,没有成为政府的主要责任,这是云南高原湖泊治理的问题,也是整个国家环境保护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