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荒漠铁路承载着西部的绿洲
时间:2014-07-18 14:05:56  来源: 东北新闻网  作者:邸杰 
  7月11日,记者从敦煌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获悉,目前由中铁十一局设计施工的敦(煌)格(尔木)铁路沙山沟特大桥桥梁建设已基本完工,2014年10月底将完成铁道铺设等项目工程。据悉,该桥全长10.7公里,位于库姆塔格沙漠东段区,322孔铁路桥梁全部在流动沙丘中建设。

  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全长503公里,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120公里,总工期6年。该线建设后,将成为青藏铁路与兰新铁路两大铁路干线的重要连接线,与兰青铁路、兰新铁路、青藏铁路串联成我国西北地区的首条环形闭合铁路网络。(7月14日人民网甘肃频道)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流动沙丘?流动沙丘的特征就是: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形态典型,在风力作用下,容易顺风向移动。它对交通、工农业建设威胁巨大。而备受关注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桥就奇迹般建造在这流动的沙丘之中,这其中的艰难和不易,我们可想而知。但勇敢的铁路人,用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吹动沙丘,驱动钢铁;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上最伟大的铁路桥梁!

  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桥的建成,向世界彰显了中国铁路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不断创新,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巨人精神。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桥的建成就是铁路人“取法上上”的不懈追求,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境界,就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生动写照。挑战极限,就是敢于干、善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就是敢于干、善于干人们认为难以干成的事。只有敢于挑战极限,才能攻坚克难,实现一次次的超越;只有勇于创造一流,才会历经艰辛,实现民族的兴盛,中华民族才会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绚丽的华章。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桥的建设者们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使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不可为变为可为,创造了一个世界第一、人间奇迹。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桥的建设者的历史功绩,永远镌刻在共和国建设发展的历史丰碑上,永远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

  新建的敦煌至格尔木铁路,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酒泉市和青海省西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洲境内。线路北起柳敦铁路的敦煌站,经阿克塞、肃北,翻越祁连山脉的当金山进入苏干湖盆地,沿G215国道南行进入青海省,翻越塞什腾山,经鱼卡、大柴旦,引入青藏铁路西格段饮马峡站。该线路全长约509km;其中甘肃段长约263km,青海段长245km。那么,是什么原因驱动铁路人克服重重险阻,“明知上有虎,偏向虎上行”,在沙漠之舟上建设铁路桥呢?

  因为青海省西部格尔木与位于甘肃省西端的敦煌、新疆和西藏之间,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主要依靠公路,运能低、成本高,受高原气候影响大。大宗物资运输还得依靠铁路,但只能绕道兰新、兰青和青藏线,绕行距离长达1200公里。建成后新疆和西藏之间、敦煌和格尔木的铁路交通将不再绕行兰州,其运输距离可大大缩短。同时,在新疆、甘肃、青海和西藏四省区之间架起一条便捷的南北铁路运输通道,它将与兰青铁路、兰新铁路、青藏铁路串联成一条轨道巨龙,构成西部地区首条“环形铁路”网,填补区域内大面积路网空白。

  建成后的格尔木至敦煌铁路,不仅将为兰州新、老城区之间增加了一条快速通道,而且将航空交通与铁路交通有效衔接起来,构建起“空铁联运”的综合交通体系,对于增强民族团结,完善西部路网结构,提高运输能力,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便是铁路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真正意义所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