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从两会上传来好消息。人社部去年领衔养老金顶层设计方案以来,共有7家机构平行设计,分别给出各自养老金设计方案供参考。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国家层面的养老金顶层设计方案仍在综合研究,另外还会按照分步实施的方式,哪方面改革条件成熟,就马上推行实施。媒体在报道此新闻时,称“养老金并轨列入今年政府重点工作”,更备受关注。
养老金制度的多轨制(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保),使中国社会产生了阶层分野和等级割裂,导致权利不均衡、分配不公平和保障不对等。多轨制的养老金并截然分成几个等级——公务员、事业编和城乡职工、居民等。
下层等级的挫折感,直逼“第一等级”的公务员。因而“多轨制”的并轨,核心是“双轨制”的统一,即公务员和企业员工养老金的并轨。由养老金到工资,公务员被抛进了舆论漩涡,也成了被公众舆论拷问的对象。
人社部领衔养老金顶层设计,并在专业机构参与下拿出7套方案,可谓顺应社情民意。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出“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显然,养老金并轨大局已定,且2014年是并轨元年。
7套方案,亟需整合成可行的政策举措。而且须接受复杂的地方行政测试,在接地气的民生体验中,催化成熟,拾遗补缺。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攸关社会公平和民生体味的养老金制度,更是一项系统性的利益博弈过程。多元社会情境下,各阶层的利益博弈更为复杂。整个社会都在指责利益集团阻碍改革,由此也引发一定程度的阶层对立与不满。其实,改革的阻力更多来自利益格局,你、我、他都处于利益格局的节点上,每个人都希望改革有益于自己,而不愿为改革付出丝毫代价。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凸显这种利己博弈的改革困局:公务员认为自己收入不高,其他阶层则埋怨养老金制度不公。
养老金多轨制的形成,有计划经济的惯性残留,有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形成的利益固化,亦有社会转型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矛盾如此,决定着养老金并轨改革既要有所作为,又不能以行政命令的简单化和高效率去追求平均主义的伪公平。
以博弈论的立场去审视养老金并轨,倾听各方声音,弥合各阶层利益分歧,达成各阶层和谐共赢方案;不求最佳最快,只有合适有序,稳步推进,在改革中调整,在调整中实现养老金并轨的公平。
其实,养老金并轨,看似矛盾焦点在公务员,实质却是公众舆论对权力运行不透明、依法行政不到位、权力寻租所致非法利益畸生的不满。
养老金并轨改革,目的是制度优化,即通过形成公平性和激励性的均衡机制,让各阶层在责权利的均衡中感受到阶层归属的公平感。而非超越阶层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福利。
因而,养老金并轨不是把公务员的养老金给降下来,而是在一个更为公平的平台上确保各阶层养老金的质量并举,各司其职、各守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