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保姆每月2220元,老人却只愿意掏1380元,市场价比老人的心理价位高出900元。全国老龄办调查显示,“居家养老”的市场价格普遍比老人的心理期望价格要高不少。分析认为,退休金不高,社会保障偏低,制约了老人的消费意愿和为老服务市场的发展。全国老龄办对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10大城市的老人进行《十城市万名老年人居家养老状况调查》。昨天发布调查结果:7成的被访老人表示退休金“大致够用”。(2月28日《北京晨报》)
中国正快步跨入老年社会,这是毋庸质疑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如何?养老金够用吗?能老有所养吗?这些问题既让老年人担忧,也让年轻人挂心。全国老龄办昨天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7成的被访老人表示,退休金“大致够用”。
调查的是十座大城市的老人,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在意料之中。这些老人中大多数老人的退休金“大致够用”,但这不代表他们就是幸福的。因为,养老金的数额还不算最突出的问题,如果老人的退休金不足,子女还可以周济,毕竟,“养儿防老”还是我们的传统。目前,我们面临最突出最严重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养老?也就是说,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赡养老人?
从情理上看,老人当然愿意居家养老模式。但是,孩子都上班的上班,在外地的在外地,独居成了居家养老的障碍。如果聘请保姆,现在保姆的平均公众是每月2220元,而老人却只愿意掏1380元,市场价比老人的心理价位高出900元,这样鲜明的对比,制约了一大部分老人的消费意愿。再者,抛开保姆的工资高低不说,保姆的数量也难以满足老人的需求,很多保姆不愿为老人提供服务,形成了拿钱买不来服务的养老困境。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集中养老的模式。如果养老机构的条件够好,老人也是愿意到养老机构去养老。然而,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公办养老院则是僧多粥少,据说北京条件好的公办养老院,老人排队入住要等一百年,如此“百年等一回”地养老,岂不是笑谈?北京的养老公共投入是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北京的公办养老院都如此紧张,其他省市更不必说了。这样的养老状况,如何让老人安心养老?
可见,政府应对养老机构托底。窃以为,政府要一方面加大对养老机构的公共财政投入,多建设公立的养老院;另一方面,也要提供资金、场所等优惠政策,扶持民办养老机构。总之,政府要关注关心关爱老人,就应积极地补上养老投入的欠账,想方设法地完善养老机构,兑现“老有所养”的庄严承诺,让老人们都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