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支持涨价的理由令人啼笑皆非
时间:2014-02-25 10:54:06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魏巍 叶紫 

  很多支持地铁涨价的观点并没有把问题的核心放在该不该涨价这个“因”上,而转向了涨价后会分流这个“果”里。即使涨价,对于北京地铁分流作用也十分有限。

  理由一:涨价可以缓解拥堵,改善运力不足的现状

  这一观点是被不少专家甚至北京市交通委作为涨价的核心理由——地铁拥挤不堪重负,需要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拥堵,这是多么熟悉的话语啊。在6年前的2007年,时任北京市交通委主任赵文芝在一次演讲中说:低票制,建设换乘公共交通的汽车停车场,健全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更新改造注重环保、提高服务的公交系统。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向。可以预见,我们不限制私家车的拥有,但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汽车族”成为“弃车族”。然而,随着“2元通票”时代即将终结,道路依然拥堵的北京也宣告“利用低价公共交通缓解拥堵”的失败。

  随之而来的质疑就是,既然低价没能改变得了地面的拥堵,那么高价就能改善地铁的拥挤吗?这个问题似乎也不难得到答案。在高峰期乘坐北京地铁出行的绝大多数人可称之为“刚需”,即不得不坐,而这部分人对价格的敏感度是比较低的。制造出这些“刚需”的并不是地铁便宜的“2元票价”,而是北京的城市规划。北京是一个典型的单中心城市,资源和工作机会多集中在四环以内的中心城区,而近十年却又在五环以外建造了大量的“睡城”。这些市民每天早晨不得不挤地铁进城工作,晚上又出城睡觉。明显的潮汐客流是北京地铁的一大特色,也是最拥挤的时刻。

  有官方人士说,调查数据表明高峰地铁只有六成的上班族,这一数据恐怕还有待考证。而造成北京地铁拥挤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当初地铁规划的前瞻性不足,在主干线大量使用了小编组车辆。北京地铁现在运营中的线路多是以6编组B型车为主,而没有采用容量更大的A型车或者更高的编组。以北京地铁5号线为例,开通两年时(2009年)其客流就已经超过2016年的预期客流,而现在更是早已超过远期预测客流(2031年)。所以,北京地铁规划时所遵循的“小编组、高密度”原则,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地铁现在的拥挤,这是仅靠价格无法调节的。好在北京现在规划的线路多采用8编组A型车。

  理由二:涨价可以分流短途乘客,使他们改坐公交车

  在《人民日报》的一篇新闻中,北京市交通委发言人马伯夷认为地铁高峰时段客流构成不合理,吸引了大量短距离、生活类人群出行,轨道交通已经转变为与地面公交争夺客流的交通方式。

  而这其中的一个错误就在于,短途出行对于地铁拥挤度的增加作用是有限的。北京地铁2号线的平均运距应当是最短的之一,而它的客流量一直居于北京地铁的前四位,然而拥挤程度却并不高;相反,高峰时间满载率最高的几条线,包括昌平线、5号线北段、13号线西段、八通线……都是长距离的进城通道。如果这些“睡城”市民有条件短距离出行,恰恰是可以缓解地铁拥挤的。

  而短距离出行的乘客又为何不愿意乘坐公交车?除了众所周知的拥堵原因外,北京部分公交车等候时间过长也不能忽视。文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一般来说,10公里以下的短距离出行由地面公交承担较为合适”,但是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很多时候都需要转乘公交车,时间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同时,北京近年来公交优化的方向是接驳地铁,很多原本的长线车被缩短线路与地铁实现换乘。便捷性、时间成本甚至舒适度都有差异,这样的理由很难成立。

  理由三:涨价可以减少财政补贴,将补贴用到“北京人”身上

  很遗憾,很难想象在尽可能实现平权的今天,还有人希望进一步的扎紧户籍藩篱,将没有北京户口的人通过各种手段排挤出北京。更遗憾的是,这种政策的支持者之一还是中央电视台的评论员。央视评论员杨禹认为,非户籍人口大量分享了北京市的财政支出,将会使城市走向崩溃。北京市的财政收入构成应该无需多说了,它是由全体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创造的,而并不只是拿着北京户口本的人。

  对于提高票价,减少政府的财政补贴,并且将财政支出用到更为需要的地方去,相信多数人都不会有意见。对于暂时来到北京的游客和出差的人,不给予什么福利,也是说得通的,毕竟你没在这座城市纳税嘛。但是,对于同样生活、工作、纳税在这座城市的市民来说,现在因为户籍制度所存在的福利差异需要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消弭,又怎么能人为地再制造新的福利差异。以此理由支持地铁涨价,是说不通的。

  理由四:涨价可以避免北京地铁形成“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是近年来很被热衷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在很多人看来,北京地铁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公地悲剧”:因为它的廉价而被“过度”使用,如果不做调整,必将崩溃。

  而这其实是一个因果关系的错位,前文已经分析了北京地铁的拥挤并不是因为廉价,即使涨价,北京地铁的拥挤程度也不会得到多少好转。没有人是因为地铁便宜所以才选择来到北京的,恰恰是因为它的不可替代性,才使它显得如此重要。否则,相同的路程下,北京公交更为便宜,为什么它不会发生所谓的“公地悲剧”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