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谭少容报道) 深受各界关注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六大任务,《城市化》杂志、城市化网特邀请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多位专家分别对六大任务进行解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凯说,中央提出“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这一任务很有远见。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是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如果没有这一载体,我们的建设行为、产业布局和人口流动就没有方向。
王凯指出,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关键在“优化”二字上。因为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有很多种,可以是大城市为主、中小城市为主甚至小城镇为主,但要科学、合理、可持续,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比如城镇沿交通干线布局,城镇发展要有充足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不能仅仅为了经济目的将所有的平原地区、生态比较好的和生态敏感地区都占领。
他认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这一任务的执行会遇到中央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博弈,核心的问题是对国家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不一致。“中央希望云南、贵州、重庆、青海等生态脆弱、敏感的地区是我国水源充足、森林覆盖率最大的地方,不希望资源保护地区有过多的人口聚集,城市发展、人口规模和城镇化进程应该适度;但对于地方而言,过多的人口聚集会带来经济发展和更多的GDP,地方政府更希望自己发展得最大最快、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不会太在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尽管有困难,但前景向好。”他分析说,其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60项改革任务中,提出了对于生态敏感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的补偿制度,如果地方将水源地、森林保护好,会有一定程度的生态财政转移支付,帮助改善地方老百姓的生活;其二,资源的开采需要收取资源税,这一门槛的设定能有效遏制过度发展的规模;其三,对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体制机制的转变。王凯说:“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地方在过去30多年发展中的传统路径不太容易转变,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和资源税制度不能马上建立,另外,监管的力度是否到位都将影响到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