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的城镇化水平一直低于全省、全国大约5到10个百分点,“小马拉大车”问题十分突出。为在城乡统筹上打开新的突破口,市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在具体实施中,要加强市、县、乡、村的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筹管理。
中心城市:内外兼修
市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中心城市要突出提升品位、组团发展。提升品位,就是要统筹抓好城市空间、城市标志、城市功能、城市智能、城市习惯等方面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谢美生认为,提升城市品位既符合保定历史文化传承,又具有崭新的时代精神。提升城市品位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为城市外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居民呼唤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享受,呼唤更舒适悦目的城市空间、生态绿色以及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景观等;二为城市内在,除了城市突显的文化内涵,重要的还有市民的精神文明程度。
他说,保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拥有诸多物质形态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外在品位,应在历史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市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使其与新时代精神相结合,以良好的内在品质和积极的外在形象加以渲染、提炼。城市内在品位的提升,应进一步提振保定发展的精气神,在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更需要优秀的传统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回归。一个城市的精神要源于自己的本土历史,体现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并传承未来。我们要以典型为前导,激发市民的凝聚力,提高公众素质,激励古城人民奋发向上,开拓创新。
县城建设:重在特色
县城建设要突出坚守特色、完善功能。要全面加强各项承载性、公益性基础建设,加强县城与园区互动,打造聚集人口、聚集产业、聚集资源要素的发展平台。
满城县副县长李雄鹰说,依据市委“突出发展城市无污染制造业、休闲旅游、绿色食品等产业”的定位要求,按照“同城发展、高端发展、生态发展”思路,满城县正全面加快建设山水宜居、充满活力的保定新区。2013年,该县制定实施了《“一城三区多支点”发展战略规划(2013-2017年)》,以做大做强县城为中心,全力攻坚三大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城郊农业、特色林果、生态旅游等产业支撑,全面推进与市区融合对接、同城发展的步伐。
李雄鹰表示,满城县结合工作实际,已经建立了县城建设项目库,其中,共谋划了46项具体工程,包括37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等。未来,满城县将实施城镇、旅游、项目园区三大建设战略,着力构建以发展商住休闲、文化娱乐、行政服务、消费购物等为重点的县城经济。
市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我市17个县城有河道、14个县是千年古县,要着力做好“水”和“文化”的文章。特别要请高手规划设计,请大公司运作实施,靠市场手段解决资金难题,确保在两年内把“水”的文章先做起来。以此为切入点和抓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造福百姓和企业。
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任秀文说,我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53亿立方米,以南水北调工程为切入点,构建了“一纵三横三库”为骨干的供水工程体系。按照“全区统筹、城乡协调、多源互济、内外结合”的原则,全市将大力推进水资源蓄储、调配、利用、节约和保护,切实提升区域水安全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以及水生态文明健康水平,为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镇村建设:既改造提升又保持韵味
市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城乡一体不是城乡一样。要本着“全面提升保留村、稳步推进中心村、保护开发特色村”的思路,统筹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让每个村庄都成为一团传承乡村文明的绿洲。
市委农工委常务副书记李国星说,为把这项关乎民生的大事做好做实,让人民群众满意,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落到实处。他认为,深入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要紧紧围绕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村庄绿化、危房改造等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分项推进,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的原则,不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改善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打造升级版的现代农村,不盲目追求城市的洋气阔气,防止把农村打造成“缩小版”城市。
按照镇村体系规划,全面提升保留村,稳步推进中心村,保护开发特色村。规划保留村一般不搞大拆大建,重点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搞好改造提升。在环首都、环中心城市和县城周边以及经济开发区、工矿园区等有条件、有需求的区域,通过整村新建和联村并建等形式,开展类型多样的新民居建设。历史文化村落,实施特色文化保护开发,做到修旧如旧,传承历史文化。旅游特色村与发展旅游经济结合起来进行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