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芒福德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暨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时间:2013-11-18 11:38:35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李 月 

bccdca70519b2906c299fc52a7c3f0ba.jpg

    经长期筹备,由上海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中国刘易斯·芒福德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19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如期举行。中美专家学者就芒福德思想主张和学术贡献展开研讨交流。
    欣闻建立中国刘易斯·芒福德研究中心,吴良镛院士发来贺电表示祝贺和支持,并表示,中心的建立,特别是出版刘易斯·芒福德全集将大益于中国学术界,大益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进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顾问邹德慈为会议致辞。他说:“刘易斯·芒福德是美国近现代一位伟大的人文学者和城市学者,他的道德禀赋和广博知识,促使他终生勤于思考,笔耕不缀,留给世人丰富的著述,是人类一笔珍贵的遗产。他撰写的《城市发展史》、《城市文化》以唯物主义观念,系统阐述了城市的产生、成长、发展、变异到特大城市的出现,以至预见它的消亡,清晰地展现了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给予人们很大的教益。”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在致辞中说,“十八年前在北京曾召开过一次学术研讨会,主题是‘走向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纪念芒福德诞辰一百周年’。十八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举世瞩目,其途径、质量、现状,有目共睹。一个普遍共识是十八年实践基本上没有遵从当初预展的生态文明目标。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实践与经典理论脱节。加之那次会议未能产生出经常性研究中心,持续开展城市与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和推广。今天这个会议是十八年前那次会议的延续,要继续破解这个主题,更要总结教训,建立经典理论研究机构,逐步推动生态文明事业蓬勃发展。”
    据悉,中国刘易斯·芒福德研究中心将以“自由探索真理,以真理造福人寰;人类与人类进步,先从自己内心开始;恪尽职守,真诚相待,共同守护人文底线;敬重自然,努力研究和推进生态文明事业”为宗旨和守则,在学术活动工作机制上,中心将以“芒福德全集”翻译出版为日常工作基础,定期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咨询会、沙龙等;在顾问指导下,轮职主席与秘书长协同制定当年学术研讨主题和咨询活动具体安排;以专门通讯刊物“城市研究通讯”记载年度相关活动概况,沟通各城市、各领域及各部门;不定期发布有关城市问题的各类决策咨询报告;与刘易斯·芒福德著作美方版权代理人建立制度性对话。

走进芒福德

    谁是芒福德?他取得了什么成就?我们又可以从他那里学到什么?美国学者、芒福德文稿执行人罗伯特·沃特维兹给出了全面回答。无论作为社会哲学家、文艺美学家、城市史学家还是建筑评论家、公共知识分子、政治活动家,芒福德都无愧于这些头衔。无论是城市规划协会金奖(1957)、英国皇家建筑师金奖(1961)、美国建筑师协会奖章(1962),还是自由奖章(1964)、爱默生—梭罗奖章(1965)、美国国家艺术文学协会文学类金奖(1970)、史密森学会霍吉金斯奖章(1971)、美国国家艺术奖章(1986),芒福德都能当此荣耀。在技术涉足的地方刹车、用区域城市实现超大都市的去中心化、考虑自身价值,将知识置于权力之上,和平置于冲突之上,群体置于个人之上等都是芒福德给我们的忠告。因此缅怀芒福德,研究芒福德,探讨芒福德精神遗产具有深远意义。
    芒福德主要有哪些理论?与会中国学者结合自身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给出具体回答。最早接触和研究芒福德的学者宋俊岭先生通过近三年给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在职研究生讲授城市学概论课程梳理了芒福德城市论著中完整的城市概念,以及在此概念指导下提炼出的城市理论模型。宋先生指出,城市学课程从学科框架、理论体系到主要论点和方法和内容,几乎全部采自芒福德著作中有关城市的论述,从中提炼思想、观点、立场,结合中外城市实例,一步步综合提炼而成。芒福德思想体系的城市学,其任务是解答文明人类的由来和去向,介绍芒福德经典理论有助于充实中国的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
    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介绍了芒福德的技术哲学理论。他指出,芒福德把技术问题与人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是人文主义技术史与技术哲学的典范。此外,吴教授还对芒福德关于人性与技术、技术多样性、“巨机器”等观点和理论进行了阐释。
    复旦大学于海教授对芒福德的城市观做了简要概括。他认为,芒福德的城市观可由三个关键词来表达——剧场、博物馆和有机世界。城市是人类各类初级社群上演各类目的性行动的剧场,城市经验因此是人类文化和人格发展的内在成分,一个丧失了戏剧对话感的城市文明是丧失人文性的“文明”;城市本身也是一个博物馆,储藏着人类相互交往的每种实验,每项技术进展,规划建筑方面每种风格形式,比任何别的地方保留着更多更大的文化标本珍品。但博物馆和剧场并非两物,剧场活动的对象化就是博物馆,而博物馆就是剧场当下新剧的舞台背景。剧场和博物馆都是为人和其他有机体的各种互动活泛起来的。归根到底,城市世界是一个由生物和生命及其创生活动构成的有机世界。因而是一个有起源的、有记忆的、相互依存的和互惠的世界。
    上海师范大学裔昭印教授从文明史角度解读芒福德城市史观。他指出,芒福德城市史观的突出特点是阐明了城市发展对人类生活正反两面的双重影响。在《城市发展史》中,芒福德热情赞扬城市的兴起和繁荣对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好处的时候,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城市文明在发展过程中也对人们产生了某些消极的影响,有时甚至带来了巨大灾难,而正是由于这种对城市文明两重性的清醒认识才使得芒福德在其著作中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现实关怀。
    河北师范大学李树学教授分析了芒福德的城市生态思想及对城市生态学的早期贡献。李树学从芒福德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史》以及其他著作入手,对芒福德城市生态理论进行较详尽梳理研究,挖掘芒福德城市生态建设理念以及对生态城市学的重要贡献。进一步指出,虽然芒福德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但芒福德已经把生物学原理运用到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芒福德的城市理论已经基本包括了现代生态城市理论的大部分内容。因此,我们在叙述生态城市的发展历史时不应该忘记或忽视芒福德对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早期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林广教授介绍了芒福德对城市功能的见解。在芒福德看来,城市是人居中心,是文化容器,是精神文明生产者。城市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的东西为活的艺术形象和音标,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力。在此基础上,林教授特别指出,芒福德关于城市功能的理论可谓重要文化遗产。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主任研究员李津逵则从城市发展的“五极”(权、钱、天、人、智)关系这一独特角度介绍了芒福德的城市理论。这其中就涉及芒福德对城市发展“五极”的看法,也涉及芒福德对城市功能的理解。对于这些理论,李津逵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芒福德是迟来的引路鸟,其生态理论思想对城市建设大有裨益。
    华东师范大学朱明副教授论述了芒福德的中世纪城市观。他认为,在芒福德著作中,古代中世纪到巴洛克时代城市占了相当多篇幅,可见芒福德对这些时期城市发展模式之重视。进一步指出芒福德对中世纪城市的认识主要建立在19世纪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但芒福德对城市本质分析鞭辟入里,揭示出中世纪以后城市规划转型对现代城市发展的深刻影响,并希望借鉴中世纪城市规划的传统扭转现代主义的弊端。

芒福德理论思想的学术价值

    芒福德理论思想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复旦大学陈淳教授在研究城市起源时就意识到芒福德城市起源理论的价值所在。他回溯西方城市起源理论专门提到芒福德对城市起源理论的独到见解。在芒福德看来,古代城市始于一些圣地,较周围农村地位优越。古代城市在形成时把人类社会生活许多分散活动集中起来,圈围在城墙之内,强化其互动与融合。城市通过它集中物质与文化力量加速人类交往速度,并将其产品变为可储存与复制形式。通过纪念性建筑、文字记载、有序风俗与交际联系,城市扩大了所有人类活动的范围,能够将其复杂文化代代相传。城市不但集中传递和扩大这些遗产所需的物质手段,也集中了人类智慧与力量。
    复旦大学李宏图教授研究工业革命与城市化,指出工业革命带来诸多问题。认为不符合工业生产方式的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形态要么被拆除要么被重新扩展的做法不利于城市文化保存。工业革命也给城市带来空间不平等、社会冲突加剧等诸多问题,而芒福德城市理论或许对城市化中诸多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
    扬州大学陆伟芳教授提到了芒福德区域城市理论的学术价值。她肯定芒福德区域城市理论是对霍华德花园城市理论的继承和超越。同时指出芒福德区域城市是更完美意义的城市,强调区域城市是一种哲学和社会运动,挑战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增长的意识形态,含有奠定生态平衡、注重增长极限、推进城乡居住地新型文明的原型。
    上海师范大学洪庆明副教授在研究法国近代早期城市化进程借鉴芒福德城市理论。按照芒福德城市理论,一个城市发展模式仍植根于它具体存在的环境,城市规划离不开传统建筑和文化习俗遗存。洪庆明据此在研究法国近代早期城市化问题时进一步指出,如果人为地把工业社会城市化进程与前工业社会割裂开来,不仅使城市史研究失去纵深,也不利于理解工业化时代法国城市立身之基和变化之由。

芒福德精神遗产的当代意义

    探讨芒福德精神遗产的当代意义是当代学者研究芒福德及其学术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国学者斯波丹·丹·派奇(Slobodan Dan Paich)用七个案例阐述芒福德一些理论思想对社会的有益影响。包括艺术融入景观大赛、《大使》画像、纳西切万灌溉科技、法诺教育村、儿童与建筑项目、艺术船项目、意识通道项目等,这些案例展示芒福德理念思想已深入到生活方方面面。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前总规划师马克·特波尔(Mark Turpel)通过介绍太平洋西北地区的一些变化反映芒福德太平洋西北地区之旅给那一地区的城市规划带来的后续影响。芒福德访问太平洋西北地区,考察之后给当地提出了十分有益的建议,而太平洋西北地区今日的改变虽不能说全是芒福德呼吁使然,至少可以说是受到芒福德理念影响,尤其对哥伦比亚河谷保护可以说是芒福德城市生态观念的直接体现。
    台湾高雄空中大学许文英教授结合台湾经验讨论了芒福德所倡导的生态文明所具有的现实价值。他通过玉米田人鼠和谐共处、水稻旁种植“绿龙”(蝇翼草)守卫农田、古坑咖啡文化、成龙、虎口等湿地疗养美学、南投县埔里镇桃米社区重建、阿里山社区与村民自治等一系列活生生的实例介绍了生态文明在现实生活中的益处。许教授特别强调,生态文明社区必须保障最低限度的自治。从这里能看到芒福德所倡导的生态文明对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杭州师范大学张卫良教授将芒福德区域城市理论与中国城镇化结合,说明芒福德城市理论对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认为芒福德“区域城市”是缓解现代大都市种种问题的最终手段。中国几十年快速城市化引发了严峻大都市问题,现有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与芒福德“区域城市”思想相吻合,城乡一体化或许是摆脱大都市困境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