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盲道近1600公里,足够从北京一直铺到湖南省会长沙,长度世界第一。五环辅路上、甚至高速公路边,都铺设有盲道。这么“健全”的盲道是否真让盲人出行感觉到了便利?日前,北京市残联研究室主任厉才茂的一句“北京的盲道也许建多了”引发社会关注。在北京从事按摩的盲人李师傅对于盲道甚至有些“排斥”:“让我走盲道,说句话糙理不糙的话—就是作死。”(据8月27日《北京晨报》报道)。
作为方便盲人出行的盲道,何以让盲人如此排斥,道理很简单,排在全国城市第一长度盲道的北京,并没有给盲人出行带来方便,设计的不合理,车辆摆摊占道严重,尽管盲道铺设到大街小巷,但却局限于主干道,通向医院、银行、药店、邮局等生活服务设施的地方大多出现了“断头”,也就是说,全长1600公里的盲道除了给健康人带来视觉观赏性以外,对于真正使用者盲人而言,不仅没发挥实际作用,甚至还会起到“盲导”带来危险。
实际上,盲道不实用甚至“帮倒忙”现象并不局限于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很多中小城市的盲道铺设更不易盲人出行,盲导坑盲现象媒体也不是第一次报道,作为盲人出行的专用道路设施,不少城市表面看起来非常显眼美观,正如媒体记者实地沿盲导行走时就发现,一段过去不是“无路可走”,就是遇到障碍,甚至还有缺盖子的窨井张着大口将盲导拦腰掐断。其实,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社会还没有形成浓厚的无障碍氛围之外,政府在实施建设这些公益项目时,也没有从思想意识里对无障碍予以充分重视,只是僵化执行规定做到“有”,却没有站在盲人的角度考虑到方便实用。
笔者看过一份资料,无障碍设施特别是盲道,以我们的邻国日本,以及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设置最早,不仅使用范围广,设施完备,还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尤其是日本,残疾人事业一直都得以在高层次与水准上运行,各城市人性化的盲道设计与管理,几乎实现了无障碍的全覆盖,盲道也为视残者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了条件和机会,我国盲道建设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地区才开始对部分街道进行无障碍改造,继而快速推向全国,不可否认,尽管我们全社会尚未形成浓郁的无障碍意识,很多基础设施的无障碍运行情况的确差强人意,但无障碍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已经实现了正常化,无论大中城市还是一般县城甚至乡镇,盲道铺设基本上都与街道基础设施等同步进行,尚显不足的就是实用和管理问题。
正是由于无障碍设施在我国起步较晚,人们的无障碍概念还比较淡漠,政府部门也养成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健康洁癖”,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最后的日常管理,都是站在健康人的角度出发,对于残疾等特殊人群的需求常常作为可有可无的“附属设施”,甚至将盲道作为一种“装饰”来满足健康人群的视觉效果,也折射出对残视群体出行权益的一种漠视,这还不局限于盲道设施方面,不少城市明确规定导盲犬禁止上公交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政府机关大门不设置盲道或无障碍通道现象更不鲜见。
其实,解决好无障碍及盲道的实用问题,方便残视群体出行,也是帮助和解决残疾人就业的一大举措,不仅体现出政府对残视者权益的关爱与尊重,更能对全社会形成无障碍概念发挥巨大的倡导和督促作用,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种利国利民的善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北京在内,全国几乎所有城市对盲道设施的投入都已付出,不能为残视者出行发挥作用本身也是一种巨大浪费,因此,城市管理者亟待转变观念,把现有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好、管理好,让盲道为成为残视者融入社会创造生活的“光明大道”,共享城市明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