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小贩如何遵守制度,城管如何文明执法。但迄今为止,试图用这个思路来解决问题的措施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
要消除城管与小贩冲突的根源,可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中,如何为低收入人群的就业和发展留出必要的空间
最近有关城管与小贩冲突的报道很多,引起政府和公众的较大关注。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此事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此结很难解。
如果就事论事地来看,城市有关法规规定路边不能随便设摊,城管作为具体执法者,当然有强制执行相关规定的责任。城管队伍中不少人是没有正式编制的临时工,粗暴执法从而导致与小贩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冲突中粗暴执法的受害者一般是小贩,但也偶有城管被打的情况。
无论城管还是小贩,都属于较底层的社会人群。城管与小贩的冲突,是社会底层的两群人的冲突。人们通常认为,小贩违章设摊与城管粗暴执法,是这类冲突不断加剧的原因。现有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小贩如何遵守制度,城管如何文明执法。但迄今为止,试图用这个思路来解决问题的措施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城管和小贩之间的冲突非但没有得到遏止,反而有加剧之势。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我们还没有找到造成冲突的真正症结,因此也没有找到对症下药的有效措施。
作为一名研究城市空间和城市管理的学者,笔者感到这背后可能还有更深层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很快,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长也很快,城市空间的扩展更快。但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如何为中低收入人群在城市的生存、就业和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考虑相对较少。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人却大量地存在。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一些城市管理者认为,国际大都市的环境应该是高雅的,路边设摊会破坏这种环境。实际上,世界各国的大都市,包括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路边设摊很常见。在纽约曼哈顿的大街上,很容易找到卖热狗等食品的摊点,更不用说琳琅满目的书报摊和其他各类摊点了。这些城市路边摊点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了一个虽然收入不高,但可以赖以谋生的手段。更何况,各种各样的摊点也为大都市生活增添了色彩,满足了大都市多元化的消费需要。
日本比允许路边设摊更进了一步,许多城市规划和建设了所谓的商店街。“商店街”指的是较大马路两旁的较窄的横街 (有的街上面还有玻璃顶棚),街两边都是各种各样的小店,卖的东西也比较便宜。有日本朋友告诉笔者,政府规划建设这些“商店街”的主要目的,不是靠这些小店来增加税收,而是为了向一些低技能的老百姓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这样的“商店街”并非位于城市边缘,而是位于热闹商业区。
相比之下,我国的大城市,尤其是新建成的城市或城区,更多体现的是“长官意志”所追求的城市形象,大马路、大广场、大绿地,以及标志性公共建筑比比皆是。但是这些“形象工程”耗资巨大,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却非常有限,为低收入人群带来的就业机会就更是少之又少。我国很多城市还建设了大量的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往往功能单一,缺少餐饮和商业网点等配套服务,因此也抑制了本来可以向低收入人群提供的服务业就业机会。
目前我国城市的低收入人群 (其中许多是进城农民工),在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决策中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的利益诉求很难体现。城管在执行这些规则的过程中,与他们发生冲突也就在所难免。要消除城管与小贩冲突的根源,可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我们可以从各国大都市的实践中学习和借鉴什么,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中,如何为低收入人群的就业和发展留出必要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