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在时间轴上展现三部曲:集聚人口和社会经济能量的城市化,扩展空间和能量的逆城市化,重组和深化城市功能的再城市化。
中国的城镇化从地域的视角展现多重两面观:大城市化和小城市化;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从农民的视角看,城市化存在三种型态:一是离乡不离土。这是中国的苦涩特色,农民外出打工,但其家庭仍未从土地上真正游离出来。二是离土不离乡。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农民就地城镇化,举家迁入小城镇安居乐业。三是离土又离乡。这是一种更罕见、更理想的愿景,农民举家迁居大中城市。
中国的城镇化要面对现实。最大的现实是城乡差距太大并将长期存在,不可能很快缩小。粮油供给问题解决后,人们一度认为户口已无存在的必要。现在,大家都看清了,只要城乡差别悬殊、地区差距过大,户口便身价不菲。越是一线城市,历史投入和积淀深厚,资源丰富,医疗教育水平高,人文环境优越,商业机会多,户口便越是价值连城。房价高企,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外来者落户殊为不易,农民工体面地立足其中就更为困难了。
城市扩容需要巨额资金,许多城市都曾尝试征收“增容费”,这是十分不受人欢迎的无奈之举。聪慧的城市运营者转而向土地和金融施法,招商引资,进行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把土地财政用到极致。成绩不可谓不辉煌灿烂,但大城市的扩容几乎已经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动产的泡沫化使广大居民望房兴叹。环境生态容量也在向这种城市化的进一步扩张叫停。
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的发展应该更有余地。农民离土不离乡或离土就近进城,应该对社会、对自身更有利。应该避免的是低水平的小城镇化,防止浪费土地资源、发展小工业污染环境。集约使用土地资源和城镇基础设施,保扩耕地和水土是长远之计。因此,面向未来,城市化的视角要从着眼于不同规模的单个城市转向有机关联的城市群、城市网络。大城市带动卫星城,小城市带动卫星镇,中心镇带动卫星庄。(作者为首钢集团总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