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2日讯 北京工业大学、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市社会建设办公室)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在北京联合发布《社会建设蓝皮书(2013)》。蓝皮书指出,2012年北京基本完成了对50个重点城中村的旧村改造,“一村一策”的改造方式标志着北京城乡(6.33,0.10,1.61%)结合部的发展进入到城市化发展的新时期。
据悉,这50个村分布在北京9个区33个乡镇街道,38个在规划中心城区,12个在规划新城地区,涉及户籍人口21.4万人,流动人口超过100万。“人口倒挂”的特征使得“城中村”改造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是“本地人”的市民化问题,这不仅涉及原村民的职业身份的转化,更涉及他们“洗脚上楼”的生活方式转变;另一方面就是大量“外地人”的服务管理问题,由于“城中村”长期居住了大量外来人口,因此“城中村”改造将彻底改变他们的生存方式。
蓝皮书认为,解决前者的关键在于推进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原村民的引导,使他们成为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新市民”;而解决后者的关键则在于给予外来人口一定的生存空间,并积极推进对外来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北京城乡结合部的发展需要在防止“城中村”的“摊大饼”式外扩的同时,不断推进城市“新市民”的培育过程,稳步改善“本地人-外地人”之间的关系模式,由此形成二者在城市中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