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从“卧底”说看城管与摊贩的敌对情绪
时间:2013-06-18 23:04:5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知风 

    白天着城管制服执法,晚上则换上便装摆摊,武汉一名城管执法队员引起全国网友关注。16日,武汉城管官方微博回应此事,称当事人是一名优秀城管执法队员;洪山城管人士则称:“摆摊”实为“卧底”,目的在于“换位思考”。(6月17日《荆楚网》)

  基于城管对城市综合管理的作用,即使在城管执法屡屡引发社会冲突的实情下,笔者总是以最大的善意分析这种对立情绪的社会背景,始终不想把城管和摊贩的矛盾,上升到“先天性”的敌对情绪。然而,看了洪山城管方面对“白天当城管,晚上摆地摊”的回应,终于恍然大悟。城管之所以对摊贩动不动就大打出手,就是因为城管对摊贩是怀着敌对情绪的——何以见得?洪山城管人士称:城管“摆摊”实为“卧底”。

  所谓“卧底”,是对敌方阵营进行秘密潜入、以进行暗中调查与搜集情报的工作,帮助己方打击对方的特工。那么,洪山城管对摊贩采用了“卧底”手段,说明在洪山城管眼里,摊贩是一个敌对阵营。如此,无论“卧底”会获得什么情报,在给予打击时,肯定是毫不留情的。这在诸多城管暴力执法事件中,已经显现了这种毫不手软的斗志。

  当然,“卧底”一说,既可能是对城管“晚上摆地摊”的自圆其说,也可能真是想通过城管摆地摊来“换位思考”。如果是前者,无非是相关部门应对舆论质疑的惯用伎俩;假如是后者,就不应该称其为“卧底”。“换位思考”就是站到被管理者的立场上,体验他们的感受,仿古的说法是“微服私访”,现今则叫做“体验生活”。那么,“卧底”会不会是洪山城管方面的“口误”?

  本来,通过城管“摆摊”获得“换位思考”是一个不坏的主意,但把此举称作“卧底”,从手段和目的上看,应该属于口误。因为,卧底是秘密潜入敌方阵营,目的是搜集情报打击对方,而绝不是为了调协双方关系的“换位思考”。这样的口误就不应该属于因为某种原因说错了话,而更符合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口误”。弗洛伊德认为,口误并非偶然,口误的内容往往是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的反应和写照。心理学分析认为,从一个人的口误中,往往可以发现对方内心深处的某些秘密。

  显然,洪山城管方面用“摆摊”实为“卧底”,目的在于“换位思考”,回应“白天当城管,晚上摆地摊”一事,不管真伪,目的是想把这件看上去是执法者违法的事,引向为了更好地执法的积极层面,其思路是慎密而周全的。可惜,在这种慎密而周全的思路中,还是没有摆脱潜意识里的思维惯性。假如在洪山城管的管理意识中,从来就不存在对摊贩的敌对情绪,怎么会把为了“换位思考”的角色对换,说成是打入敌方内部的“卧底”?这种立场和情绪的先决,在“卧底”一词中昭然若揭。

  而事实上,城管的暴力执法,一直在演绎着这种敌对情绪下的残酷无情。这似乎就解开了一个人们一直疑惑不解的问题:对摊贩痛下狠手的城管究竟与摊贩有多大的仇?这下明白了,至少在洪山城管眼里,是把摊贩这个弱势群体当作敌方阵营来看的——否则,“卧底”从何说起?那些野蛮的暴力执法又怎么下得了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