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着城管制服执法,晚上则换上便装摆摊,武汉一名城管执法队员引起全国网友关注。16日,武汉城管官方微博回应此事,称当事人是一名优秀城管执法队员;洪山城管人士则称:“摆摊”实为“卧底”,目的在于“换位思考”。(6月17日《荆楚网》)
基于城管对城市综合管理的作用,即使在城管执法屡屡引发社会冲突的实情下,笔者总是以最大的善意分析这种对立情绪的社会背景,始终不想把城管和摊贩的矛盾,上升到“先天性”的敌对情绪。然而,看了洪山城管方面对“白天当城管,晚上摆地摊”的回应,终于恍然大悟。城管之所以对摊贩动不动就大打出手,就是因为城管对摊贩是怀着敌对情绪的——何以见得?洪山城管人士称:城管“摆摊”实为“卧底”。
所谓“卧底”,是对敌方阵营进行秘密潜入、以进行暗中调查与搜集情报的工作,帮助己方打击对方的特工。那么,洪山城管对摊贩采用了“卧底”手段,说明在洪山城管眼里,摊贩是一个敌对阵营。如此,无论“卧底”会获得什么情报,在给予打击时,肯定是毫不留情的。这在诸多城管暴力执法事件中,已经显现了这种毫不手软的斗志。
当然,“卧底”一说,既可能是对城管“晚上摆地摊”的自圆其说,也可能真是想通过城管摆地摊来“换位思考”。如果是前者,无非是相关部门应对舆论质疑的惯用伎俩;假如是后者,就不应该称其为“卧底”。“换位思考”就是站到被管理者的立场上,体验他们的感受,仿古的说法是“微服私访”,现今则叫做“体验生活”。那么,“卧底”会不会是洪山城管方面的“口误”?
本来,通过城管“摆摊”获得“换位思考”是一个不坏的主意,但把此举称作“卧底”,从手段和目的上看,应该属于口误。因为,卧底是秘密潜入敌方阵营,目的是搜集情报打击对方,而绝不是为了调协双方关系的“换位思考”。这样的口误就不应该属于因为某种原因说错了话,而更符合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口误”。弗洛伊德认为,口误并非偶然,口误的内容往往是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的反应和写照。心理学分析认为,从一个人的口误中,往往可以发现对方内心深处的某些秘密。
显然,洪山城管方面用“摆摊”实为“卧底”,目的在于“换位思考”,回应“白天当城管,晚上摆地摊”一事,不管真伪,目的是想把这件看上去是执法者违法的事,引向为了更好地执法的积极层面,其思路是慎密而周全的。可惜,在这种慎密而周全的思路中,还是没有摆脱潜意识里的思维惯性。假如在洪山城管的管理意识中,从来就不存在对摊贩的敌对情绪,怎么会把为了“换位思考”的角色对换,说成是打入敌方内部的“卧底”?这种立场和情绪的先决,在“卧底”一词中昭然若揭。
而事实上,城管的暴力执法,一直在演绎着这种敌对情绪下的残酷无情。这似乎就解开了一个人们一直疑惑不解的问题:对摊贩痛下狠手的城管究竟与摊贩有多大的仇?这下明白了,至少在洪山城管眼里,是把摊贩这个弱势群体当作敌方阵营来看的——否则,“卧底”从何说起?那些野蛮的暴力执法又怎么下得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