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就是城管了!”有网友这么感叹。连日来,延安城管暴踩商户头部、淮北城管打围观学生、抚顺城管殴打老人和围观市民,让“城管”再次成为千夫所指。城管打人到底为何屡禁不止?“出事责任归临时工”的恶性循环如何解决?中国青年报记者为此深入采访小贩、城管、学者等各方观点,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6月7日《中国青年报》)
俗话说:“一颗耗子屎,破坏一锅汤”,延安城管暴踩商户头部,其可耻行径让人发指,令全国人民震怒,令全国城管蒙羞。让各级各部门城管部门的辛勤努力付之东流,让城管这个被恪上“争议”标签的职业,再度成为群众议论的焦点。
虽然肇事的城管均受到了应有了处罚,而临时工惹事的卸责“密码”却更令人反思。临时工,公众并不陌生,上至行政机关下至执法部门,都不乏临时工的身影。是因为工作量的确太大?还是定编得太少,还是”南郭先生”太多?而难事、尴尬事都由临时工顶上的“潜规则”更埋下了“祸根”。不论延安“土匪式”协管员怎么混进“城管队伍”。“招好”更要“管好”的才是各级部门应直面的问题。而健全的管理制度,定期的学习培训,规范的“进出”机制,完善的考核体系才是规范好、管理好临聘人员的“法宝”。
“打铁还需自身硬”,延安城管引发公众对城管行业的“否定”,更为城管职业敲响了警钟。如何规范好、建设好、管理好城管这支队伍的问题已迫在眉捷。城管全心全意为人民管理好城市,竭尽尽力为人民服务好生活这是职责更是本份。不论是广州城管还是武汉城管,从献花柔情式执法,还是瞪眼执法,城管部门没少花心思,没少费功夫,其结果商户“不买帐”,群众有“喝彩”,却毫无实效。归根结底,城管体制的问题,城管执法支撑的“缺失”,底气不足惹的“祸”。
城管执法作为一个执法部门至今没有“城管法”作支撑,仅靠地方政府出台的《条例》、《规定》办案,一旦发生执法纠纷往往均以“败诉”收场,纵观城管执法队员,多是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委托”执法部门,难以建立起城管的“公信力”。公信力缺失才是直接导致“暴力抗法”的罪魁祸首,导致了“暴力执法”或“暴力抗法”的尴尬。而城管在群众“眼皮子”底下执法的特殊性,就更需要城管执法有完善的执法程序与手段。然而,目前城管部门归属地方政府“各自施政”的方式,扼杀发城市管理进步的“步伐”,城管更难逃“指点打点”的命运。
而城市管理要想得到群众的支持,唯有解决好政府“面子”与群众“肚子”的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关键,而怎样将城市管理与群众就业结合起来,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才是城市管理的“突破口”,城市建设合理布局,科学设置商贩摆摊的空间,规范设置便民服务点,让商贩经营用更满足群众购物的需要。加强便民规范服务区基础配套设备建设,加大清扫保洁等后勤管理,让商贩变“动”为“静”,量化考核,建立起激励机制,促进商贩合法经营,才是治疗“商贩占道”顽疾的“良方”。
延安城管暴踩商户头部着实可恨、可恶,却不能抹杀掉整个城管行业作出的努力,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城管“付出”,社会的进步与和谐离不开城管的“奉献”。城市管理任重而道远,而唯有加强城管立法,理顺城管体系,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加大考核监督力度,才是实现城市“和谐发展梦”的“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