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征地须守住“非暴力”底线
时间:2013-05-16 21:32:4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刘志权 

    征地中,合法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暴力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近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严格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的紧急通知》(相关报道见本报5月15日二版),要求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杜绝暴力征地行为。

    客观地看,征地是推进城镇化的必然之举。合理的征地和补偿安置,既能促进地方产业布局的升级调整,也是解决农民贫困和就业问题的契机。不过现实中,围绕征地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在一些县里,因征地拆迁引发的上访占了大多数。财产补偿、拆迁安置、失地农民再就业等问题处置不当,都可能成为不稳定的导火索。

    合理征地演变为暴力征地,虽有多方面原因,但征地者行为失当,肯定是主要的。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土地财政,土地的增值收入也往往变成“大广场”、“大项目”。据权威部门测算,近20年来各级政府向农民征地约1亿亩,征地补偿费与市场价的差价约为2万亿元。许多纠纷就是在利益补偿上分歧过大,同时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所致。

    地方也有难处。一直矗立在道路上的“钉子户”,可谓典型表现。有地方干部曾抱怨,征地时“一碗水被要一个湖的价”,甚至影响到国家重点工程的进度。但更要看到,如果说征地中存在矛盾,农民这一群体也是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土地可说是他们最后的依傍了。更何况,提出不合理诉求、漫天要价者,也是少数,只要做好工作,相信大部分民众都能够理解和配合。必须确立这样的认识:征地中,合法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暴力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以民为本,就需要肯定民众合理的利益诉求。需要理解,土地是农民的立身之本,征地要取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通过规范的程序、合理的补偿价格、可行的安置方案,解除民众的后顾之忧。因此,此次《通知》在严令杜绝暴力征地的同时,强调对被征地农民的权益补偿、安置方式、收益分配制度等,可谓对症下药。

    实际上,这些年来,中央和各部委先后出台的相关规定条例有十几部之多,收效却不显著,主要原因之一是执行力不够。以简单的规范征地程序为例,尽管三令五申,但少数地方还是置若罔闻,出现了一些极端案件。如果对此类事件的调查及处理不透明或力度不够,既会影响政府公信力,也不利于对利益冲动之下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当前农村,流转等情况使土地问题更复杂,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混杂也让征地矛盾更突出。作为切身利益者,农民需要在征地问题上占更多“权重”。正如《通知》所要求,落实征地信息公开要求,让群众充分了解征地相关信息。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才能让征地走出“钉子户”和“拆迁队”的拉锯,让农民真正在城镇化过程中受益。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