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5-15 10:43:26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李倩
近日有消息称,《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经过了多次修改,目前整体框架和方向已经确定,将在即将召开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后正式对外公布。该规划涉及了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涉及了几亿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从过去200多年国际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看,城镇化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机会,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动力源(600405,股吧)泉,并且也将为我国保险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是指由工业化带来大规模的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以及由此导致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工业的迅猛发展,收入的快速增长,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能力,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提高,工业分工的精细化,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业也将因此迅速得到发展。因此,工业化的推进导致了城镇化的繁荣,而城镇化的推进与服务业的繁荣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催生了新的行业和生产部门,使经济结构更加侧重第三产业。保险业无疑将可在其中发挥保险保障和投资建设两大重要作用。
首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居民财富的增长,人们对保险保障需求水平也将会大幅度提高。以寿险为例,有研究报告显示,若城镇化率上升1%,保险密度将提高5%。若2020年城镇化率从目前的52%上升至60%,则目前寿险市场可扩大85%。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就曾表示,城镇化带来2~3亿人进城,将成为保险新的服务主体。而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刚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则仅为35%左右,远低于发达经济体,也低于处于相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其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金融需求结构也会随之改变,从而要求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供给的产品和制度进行创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支配资金的增加,对保险的认识更会随之提高,会增加医疗保险、旅游保险、健康养老以及投资理财等保险金融服务需求。因此,保险机构不仅可以为城镇居民提供简单的保险产品,更应该为新的城镇化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保险产品。
同时,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除了需要保险业提供更多的寿险、财险、健康险等保险保障外,保险资金也将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资金支持。有分析指出,未来3年的城镇化总投资需要25万多亿元,而资金缺口则达11.7万多亿元。2012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6.85万亿元,在23个省市投资基础设施仅为3240亿元。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显然为寻求长期稳定投资收益的险企资金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投资机会。可以预期,随着保险投资新政的不断完善,保险资金将通过债券、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等途径参与城镇化建设,让保险投资收益率中枢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回望多年前,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开始蜕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行了30余年。但是尽管如此,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城市化率也只达到其二十世纪20年代的水平。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单独论述,并列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各地也纷纷推出各自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和目标。这些表明,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大幕正在拉开,我们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才刚刚开始,险企的机遇还有很多。市场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和多元化,保险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也将依托城市发展进一步得到扩张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为治理“寿险销售误导”等行业顽疾,提高营销员素质、加大检查及违规处罚力度等多项措施已经实施,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也被提上日程,在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一线城市,这些治理措施对震慑销售误导行为已经产生一定效果。但是,在保险密度较低的更为广阔的市场中,保险营销员凭借“天花乱坠”肆意销售的做法仍较常见。业内人士不无担心地指出,这恐为城镇化进程中保险日益“进入寻常百姓家、深入人心”的未来形象,埋下不小的隐患。因此,综合治理行业顽疾,大力规范市场秩序,尽快改变发展方式,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让保险业适应城镇化发展进程,获取城镇化发展最大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