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文化让城市化更有“人情味”
时间:2013-04-10 11:42:52  来源:大连日报  作者:丁雷 
    走进甘井子区革镇堡街道棋盘村新居工程“棋盛园小区”,“上楼”的新市民们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文化活动室!哪儿来的文化活动室呢?村党委书记王萍说,新居工程近千平方米的公建没有出售,而是以村小组为单位建成文化活动室,免费向上千户新市民开放。

  以前一提城市化,一些人就不免担心:“上楼”没保障没收入怎么办?没地儿去活动怎么办?现在,这种担心正逐渐被甘井子区在推进全域城市化中率先实施的“高品质上楼”打消了:该区在“上楼”中不但统筹解决社会保障、后续福利、劳动就业等问题,而且还注重以文化大沙龙为载体,以民为本注重满足上楼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从表面到深层次都成为“城里人”。

  “未来要投入100亿元,让农转城人员都住上漂亮舒适的楼房。”甘井子区委书记郝方林在今年大连“两会”上表示,“住上楼房只是表面现象,城市化绝不是要把地分光、财产分光,而是要实现居民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实现高端城市化,使居民幸福指数变得更高!”

  目前,该区已建成了营城子、红旗、大连湾、辛寨子、革镇堡等街道6个标准文化中心;建成文化活动广场122个,其中能容纳2000人以上的大型广场42个。红旗街道投入500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高标准的湾家社区文化活动室;辛寨子街道投入500万元新建文化中心;甘井子街道投入200多万元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站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营城子街道沙岗子村新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革镇堡街道棋盘村投资170万元建成占地4600平方米的棋盛园小区下沉式文化广场和大连湾街道投入1800万元新建的文化中心全都投入使用。

  有了场地有了设施,各类群众文化就有了“活水源头”。据统计,甘井子区现有各艺术门类成熟的群众文化活动队伍300多支,文艺骨干力量6000余名,他们常年活跃在城乡大舞台上。

  文化最能消弥城市化的阵痛

  全域城市化,这是大连的必然历史选择。然而,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改革的阵痛。其中,大量农民“上楼”,肯定由此会带来种种不适应。怎么办?政府只管城市化不管城市化区域的人,这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采访中可以看到,在我市全域城市化的“主战场”甘井子区,以民为本推行高品质“上楼”,用文化来消弥城市的阵痛,让城市化过程充满“人情味”。这样一来,上楼群众就有了更多的活动场所、更丰富的文化活动、更人文的生活空间。有了这些,上楼居民肯定就会不那么“疼”了,于是幸福感就自然会来得更强烈一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