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登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一的宝座,我们并不知道中国的财富精英作何感想,但可以肯定的是,奢侈品生产设计大国的欧美厂商肯定是乐开了花。在奢侈品大举进入中国不足20年的时间里,这些奢侈品店的老板已经非常清楚,那些进入店铺的中国人虽然未必能拼全自己品牌的名称,却绝对可以买下店内的任何一件商品。高昂的价格非但不能让许多并不懂得品牌内涵的中国人望而却步,反而会使他更为疯狂地为其倾注一切。
对于今天的中国上层社会而言,奢侈品在复杂而密布的社会关系网中承载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同样是今天,另一则有关奢侈品的新闻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注意: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2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茅台已经跻身“2012胡润全球十大最值钱的奢侈品牌”行列,并以品牌价值120亿美元位居第四,超过奔驰和香奈儿。数年间,茅台的价格猛涨数倍,其背后的原因被深圳市委书记的一句笑言道出:“茅台那么贵,如果不是公款消费绝对不会到那个价格。”
在中国各级财政预算中,行政开支几乎一直顽固地占据龙头老大的位置。而其中到底有多少公款最终贡献给了茅台酒厂,恐怕谁也无法给出一个精确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公款消费,还是社会人士宴请官员,茅台已经成为酒桌上的不可或缺之物。而同样的,拉菲、LV、巴宝莉、古驰等奢侈品也成为中国财富精英与政治精英交媾的媒介,借助奢侈品搭建起权力寻租的链条,这已经不算什么秘密了。
当然,助推中国奢侈品消费全球领跑的动力是多元的。除了前述公款宴请、权力寻租过程中有着庞大规模的消费因素之外,近三十年在中国社会中迅速崛起的财富精英,由于在精神信仰层面始终处于一种迷失的局面,而只能一股脑儿地涌向奢侈品消费本身。在不少财富精英的交往圈子中,代表社会身份和地位,构筑内心自我认同的功能往往由一个爱马仕的包包,或者一辆保时捷跑车来担负。没有奢侈品的护航保驾,个体将被无情地排挤出财富阶层的交往圈。
不过,对于今天中国的不少暴富阶层人士而言,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财富存在的意义。他们往往极度缺乏安全感,只能依靠讨好政治要员和疯狂地占有奢侈品来添补这一空缺。他们也不明白,作为一个社会人,巨额的财富并不完全显示一个人的价值,却意味着需要履行更大的社会责任。他们尚未清楚,对于物质疯狂的占有,并不能增加他们人生的意义,而只会在各种攀比和耗费中将自己封闭在精神体验的牢笼,甚至也顺便将一个民族的品位拉低一个层次。
一个健康的财富阶层,一群理解财富的精英,要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需要的是学会舍弃财富本身,学会摆脱财富对自己的控制,同时也需要学会利用财富去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对于所有令人尊敬的富翁而言,他们必定都懂得“理解财富”比“占有财富”更为艰难这个道理。正如那些投身于环保、公益、慈善、社区建设等领域的富翁们常常感慨“捐钱比赚钱难很多”,那是因为这个社会的主流是鼓励赚钱的,这个社会的环境是有利于资本积累的。而对于环保、公益、慈善等领域而言,尽管这样一些行业已经越来越受到肯定,但较之财富积累的大环境,其艰辛程度还是要胜出百倍。
对于今天的中国财富精英而言,荣登奢侈品消费第一并无丝毫值得炫耀之处。相反,在中国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中国的社会问题频频凸显的今天,财富阶层想要捕获自己存在的根本意义,就必须要懂得拒绝消费主义的诱惑,同时投身到利用自己的财富帮助社会建设,帮助他人,以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上来。我们相信,只有这个社会因为财富精英的努力而变得美好了一些,财富精英的社会地位才真的稳固,财富精英们才真的彰显了他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