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在
他批评说,“摊大饼”的做法是把城市建设走向了反面,既不紧凑,布局又不合理,密密麻麻,平铺直叙。现在的城市病很大程度是由于“摊大饼”,交通拥堵、人口密集、空气污染。要把“摊大饼”做成“做馅饼”。大城市要建设城市群,每个城市都有核心部分和边缘部分,相当于“馅饼”。在城市当中有很多综合题,每一个综合体都是一个“馅饼”,有若干个副中心,这个副中心是一个“馅饼”。每个“馅饼”的各种“馅儿”不一样。每个副中心、每个综合体都有各自的特色。我认为要用“做馅饼”的形式替代“摊大饼”的做法。
他提出要做好一个城市的副中心,要经营建设好,应该注意四态。
第一是业态。他以商业为例分析说:因为老百姓感觉这个中心肯定是高楼林立,商场很多。这个中心是各种业态的综合,比如有商场。写字楼。现在在北京上海这种大都市,写字楼的市场很大,有很多高层的写字楼,比如国贸,有酒店,五星级酒店、四星级酒店。另外还有休闲的功能,商务会议的功能,以及居住功能。总之各种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副中心,形成一个综合体。也就是说它的业态肯定是高度整合、高额投资和取得高效益。
他认为,作为一个中心,必须“三高”。第一是高度的整合,把这些高端的物业组合在一起。另外,投资投入很多。副中心之所以能建立起来,它的投入比一般的地产要高得多。它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最好的效益。所以综合体和副中心是城市经济的发动机,或者说是城市GDP的发动机。首先从业态来说肯定是全方位的,但是是以商业、商务为主导的,是各具特色的“大馅饼”。实际上它也是一个微型城市,是资产、资本和资金的融合。一定要讲究它的业态,讲究它的共性和特殊性、差异化。每个副中心之间不应该是一样的,要有差异化。比如一个地方是以某种商业为主导,另一个地方是以写字楼为主导。
第二是形态。作为一个城市的副中心,必须有亮丽的建筑和外形,是由建筑形态加上空间形态组合在一起的。在大城市要有高层建筑,甚至还要有高度养眼的建筑。比如说CBD的国贸,王府井的东方广场。在崇外,就有国瑞、新世界等。这些建筑很有风格,很养眼。如果没有这样很好的建筑外形,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是动态。作为一个副中心,特别是商圈,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它的对外交通、对内交通一定要顺畅。人流、车流、地上、地下、天桥等交通要安排有序,做到通畅。前几天我碰到一个做餐饮的朋友。他几年前到北京来做餐饮,亏了1200万。现在又来了,在北京搞了四个门店,很成功。他总结为什么前几年做的品牌餐厅不成功呢?原来那个地方的停车场不行,没有办法停车。所以作为一个副中心,必须有这样的功能,内外的交通很通达,人流、车流必须合理,才能形成象样的,能够成为城市GDP发动机的副中心。
第四是生态。在副中心当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讲到生态问题,首先讲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在建设房屋的过程中,一定要引进绿色建筑的理念。将各种业态组合在一起,形成互动的状态,人与人之间、业态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其中包含人文生态、商业生态、自然生态,一般我们看到的副中心都有主题公园,让人们在副中心当中能够有透气的机会,形成好的自然生态,这就是田园城市在副中心应该体现的。
形态是城市的亮丽名片,业态是城市GDP的发动机,动态是丰富空间的互动互联,生态是人和自然在城市中的和谐相处。
总之,要开发好一个城市的副中心,经营好一个城市的副中心,不能光靠开发商的努力,应该是开发商和城市经营的高度结合,它的最高境界解决相结合。今天的开发是为了经营,从经营的角度指导开发,把开发和经营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副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取得效益,真正发挥城市副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