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新东城暨首都副中心高峰论坛
——以崇外商圈为例
城市化网讯 第十五届中国城市化论坛于
专家们认为,在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一方面深受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度集聚所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和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的困扰,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复杂化和城市社会结构多样化而必然产生的城市空间结构细分,这都客观上要求城市副中心的发展。
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秉仁、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中国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副会长韩健徽、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会长王永平、综合开发研究院 ( 中国深圳 ) 主任研究员、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津逵、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商务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孟志军、北京富达尔城市发展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世能等专家、学者、领导们就大都市如何建设好副中心、副中心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东城区崇外商圈的发展格局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互动。
李秉仁
李秉仁在致辞中表示,对于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而言,副中心并不仅仅是单一的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等,而应该是综合的。
鲍筱斌
北京国瑞兴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鲍筱斌作为崇外商圈崛起的见证者,认为未来崇外商圈的发展潜力无限 。
顾云昌
大都市如何建设好副中心?顾云昌会长在专题演讲中分析了当代城市发展的四个潮流,即新城市主义、田园城市、紧凑节约、绿色环保,他认为,要改变目前城市“摊大饼”为 “做馅饼”。每个综合体、副中心都是“馅”,不同的“馅”做成不同的“馅饼”,有不同的口味。他还表示,作为一个城市的副中心要做到“四态”——业态、形态,动态、生态,并详细而又生动地阐述了四态之间的关系。最后,他强调,只有开发与经营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副中心。
韩健徽
韩健徽主任做了“崇外:引领北京 3+1 商圈格局发展”的演讲。他首先回顾了北京城市商业网点的发展历程,他表示, 2008 年崇外商圈的横空出世,得益于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商气浓厚、业态合理、文旅依托等优势,是一个文化有根、商业有道的商圈。他认为,北京城市中心“ 3+1 ”商圈已悄然形成。此外,他还对崇外商圈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鉴于崇外商圈在北京城市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授予北京市东城区崇外商圈“中国城市化贡献力典范案例”称号。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秉仁、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会长、秘书长王永平为东城区颁发了奖牌。
授牌现场
接下来,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就北京副中心案例研究——以东城区崇外商圈为例、国瑞购物中心、新世界、搜秀共襄诚信崇外商圈,同台对话,论坛现场气氛热烈。
本届论坛举办地——崇外商圈,自 2008 年正式启动以来,作为与王府井、前门、西单这三大城市传统商业中心相呼应、构筑北京——世界城市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崇外商圈充分发挥了由国瑞购物中心、新世界商场、搜秀商场等知名卖场构成的空间集聚效应。在北京新东城区的规划发展战略中,崇外商圈与东城区优先发展 “ 高端服务业 ” 、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的战略目标相契合,更是凸显其核心价值与区位价值,展现了迅猛而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北京二环以内的商业中心发展格局正在发生裂变,除传统的王府井、前门、西单三大商业中心外,城市商业副中心崇外商圈正在快速崛起,北京“ 3+1 ”的商圈发展格局初显端倪,三大传统商圈与崇外商圈共舞,各有互动、各有分工,各有特色,为北京核心区增添了灵动的、时尚的城市色彩。专家们分析认为,崇外商圈在基础设施方面既有良好的公共交通网络与转换,良好的地下铁路换乘枢纽和有吸引力强的建筑形式;还有厚重的文化历史渊源,混合的商业、商务、居住和文化功能,以及教育、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功能等。从而成为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关注的重点案例,也是本次论坛关注大都市副中心的研究实例,并荣获“中国城市化贡献力典范案例”称号。
作为崇外商圈核心构成之一的国瑞购物中心,定位于都市中产阶级、满足高端休闲消费需求。 13 万平方米的的国瑞购物中心集时尚体验式文化、美食文化、家庭文化、娱乐文化、健康文化等于一身,为追求时尚的城市新贵定制 “精致生活文化聚集地”,体现了服务差异化、文化多样化、接轨国际化的都市商业发展趋势。
专家们表示,大都市副中心的发展有赖于区内企业在挖掘自身优势基础上的相互配合。论坛上,国瑞购物中心、新世界、搜秀等企业代表与专家学者和商家就“共襄诚信‘崇外商圈’”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互动,大家表示要珍惜首批“百城万店无假货”这一荣誉,再接再励,共同为实现新东城区 “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的全新定位作出贡献。
据悉,已经成功举办了 15 届的中国城市化论坛,是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关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专业性论坛,已成为该领域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主流活动。论坛以 公益性、民间性、建设性、开放性为特色,探讨中国城市化的根本问题,总结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系统性主张和建议。论坛颠覆长期以来专业分割、舍本逐末的学界困局,以“发言权”而不是“话语权”对话,以真知灼见互动交锋,最后形成可以转化为法规政策建议的建设性意见。(摄影/王碧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