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化改变了600年居民生活方式
时间:2011-08-09 20:27:59  来源:科技鑫报  作者:王占东 张萍 

——雁滩失地农民生活现状抽样调查

  编者按:

  随着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兰州的城中村改造逐步驶入了快车道,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新社区悄然落成。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等地的许多农民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拿到了不少的征地补偿款,过起了类似市民的都市生活。

  他们从农民变成市民,从市民变成股民,彻底告别了数千年的小农经济,面对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市民的生活过得幸福吗?为此,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2011年7月28日,兰州预报中的雨水如期而至,整个城市一片清爽。

  沐浴着难得的夏凉,家住北面滩68岁的张奶奶,手拉着6岁的孙子来到社区内的中心花园散步,田园风光中共享天伦之乐。

  北面滩村社区,位于黄河南岸的北面滩地上,前身是2002年前的北面滩村,在10年的城市化进程中,这里已是一片交通便利、气候宜人的城市风光。

  而从北面滩看开来,她是雁滩的缩影,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启城市化序幕以来,雁滩已处于城市的前沿。

  当我们把雁滩放在更为深远的历史背景内考察时,却惊讶地发现,刚刚过去的10年,竟是雁滩近600年来人类开发史中所未遇之城市化大变革。

  回望祖祖辈辈与土地曾有的血浓于水、唇齿相依的关系,许多雁滩人认为,农民进城的梦想,在这近10年中成为了现实,城市化不仅让他们融入了城市,还改变了他们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思想和未来。

  A  城市化让生活更富裕

  雁滩,是黄河在兰州段塑造出的夹河滩。据《兰州市志·园林绿化志》记述:元代因滩上草木丰美,鸿雁及水禽栖息,戏水觅食,视为乐土,人称雁滩。明清有少量人家居住滩上,开荒种小麦等粮食作物,建水车灌溉,清光绪时有4辆水车建在滩南,提取教场河(黄河南汊河)水,灌田200多亩;滩北建两辆水车,提取黄河主航道水,灌田334亩。清初,雁滩以东以西尚有17个夹河滩,互不相连,人称“十八家滩”,至光绪时只存在14个夹河滩。河滩多辟为农田,但生态环境良好,鸿雁及水禽仍在栖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雁滩成为兰州重要的蔬菜瓜果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雁滩正式由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掀开了人类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序幕。

  看着今天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正在北面滩村中心花园享受天伦之乐的张奶奶感慨万千,“10年前这里还是我们的菜地,几年间这里成城市了!”说起这些年的变化,张女士连说了三声:“这好嘛!”“像整齐的房子、宽阔的马路,还有漂亮的花园,过去我们哪里有这样的生活环境呀,都住在黄河边上的泥砖房里,估计现在西关都没我们这里生活得舒适。”

  张奶奶对目前生活充满幸福,有着自己的理由。在与其聊天中记者得知,她们家现在已是四世同堂,2002年北面滩村展开新农村建设,在得到征地补偿款项后,按照村上的统一规划,他们家建起了3层楼房,拥有300多平方米的住房,自己居住1/3,剩余2/3分别作为住房和库房出租,每月仅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在4000元左右,加之儿子、儿媳妇都有工作,自己丈夫再就业,目前家庭内唯一没有经济收入贡献的只有她和她年迈的婆婆,如此算来,这个家庭的收入,在兰州来讲处于良好状态。

  与张奶奶家的情况相比,她的邻居刘女士家则显得稍微差些,因为刘女士的儿子身体不好,再加上有两个正在念高中的孙女,家庭花钱的地方要比挣钱的地方多。于是,村社区在促进再就业时,就优先把村内物业人员的岗位给了刘女士的儿子,帮助其提高家庭收入。

  其实,张奶奶和刘女士家庭的生活状况,代表了目前北面滩村社区居民收入来源的基本面,那就是出租房屋、个人就业、房屋补偿款以及村内集体的一些福利。

  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毓宝介绍,自北面滩建新农村以来,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收入逐步提高。首先,全村按照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新村建设统一规划、整齐划一,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再次,近年来,通过“雁园工程”,在融入城市和承接外来人口中,村内和谐安定;复次,通过资金投入,建立起公共卫生设施和物业队伍,村内环境卫生越来越好;第四,村社区近年花费近20万元完善社区基础服务设施。而通过社区“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方法,还极大地促进了新村建设。目前整个新村,正向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向深入发展。

  感受到城市化带来发展的,还有与北面滩几乎同时进入城市化进程的宋家滩。7月27日上午,宋家滩村社区的政务公示栏前,村民们一出门就可以来到这里看到社区最近有无新的政策和活动。“这非常方便!以前农村时,住得分散,问个事儿要亲自跑到村委会,这些年感觉都是村干部在主动服务,成为城市了,变化就是大!”65岁的居民王先生说。

  宋家滩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付和平告诉记者,自1999年开始转为城市,宋家滩发生了很大变化。拿收入讲,虽然出租房屋依然是居民的主要收入,但个人再就业已成为主体,2010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9000元,与2000年时的年人均收入3000元相比,增长了2倍。

  但更大的变化,是居民身份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伴随城市化的发展,宋家滩村社区的居民户口逐步由农业转向了非农,实现了身份上的进城。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由原来主要与土地打交道,转向了非农,尤其第三产业,像办市场、做生意、跑运输、进企业、当工人等等,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融为一体,并靠自己在新领域的奋斗,享受着城市的文明。

  自2004年原雁滩乡撤乡建街以来,目前雁滩分为雁南、雁北两个街道办事处,同时包括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部分用地。在目前雁滩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常住人口为10万余人,在村社区的逐步发展中,正一步步彻底告别农村。

  经过10年的城市化、市场化发展,目前雁滩拥有以家具、建材、粮油批发等为代表的大小企业1000余家,年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带动雁滩向城市化的未来进一步迈进。

  B  “下一代要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在城市化推进中,雁滩农民和中国所有生活在城郊的农民一样,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拿到了不少的征地补偿款,过起了类似市民的都市生活。但面对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在新环境中就业、就学、就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一些新市民还是有些茫然,大雁滩村居民李本田就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但现在的他已经从这样的困惑中走了出来。

  李本田是雁滩当地居民,数年前家里的土地被征用后,他拿到了近20万元的征地补偿款。20万元,对于一个以蔬菜种植为业、年收入不足2万的农户来说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当时的李本田算了这样一笔账:两个蔬菜大棚每年的收入不足两万,靠种植蔬菜挣20万元需要整整10年,而征地后,不仅能一下子拿到20万元,自己和妻子还可以打工挣钱,这样一来,收入要好很多,家里还能有一部分存款,供儿女上学。再者,当时村上也承诺征地后会帮助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找工作。就这样,李本田欢欢喜喜地拿到了征地补偿款,变成了新市民。

  征地之初,李本田和妻子与村上很多村民一样,被安排在一个村办企业上班,夫妻俩每月的收入近2000元,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从一个种地农民到城镇职工,李本田身份的转换让他充满喜悦,然而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村办企业不景气,他和妻子又双双下岗了。“怎么办?”二次失业后李本田茫然了。后来,他看到村里很多和自己一样的村民都开始将自家小院改建成楼房出租,于是他也拿出了自家的征地补偿款开始建楼房,直至小楼加盖到6层,他才因资金不足而罢手。如今,李本田成了大雁滩村地地道道以租房为业的新市民,他还充分利用一楼临街的铺面和妻子开起了小饭馆。

  虽然李本田文化不高,但他的思想并不老化。“租房和饭馆的收入还不错,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绰绰有余,另外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大学。”李本田坦言,自己这一辈人是农民,没文化,也找不上好工作,挣不上大钱,靠租房和打零工生活还说得过去,但自己的家庭既然已经和“农民”脱离了关系,下一代人就绝不能走自己的老路子,孩子们将来一定要在市里的办公楼里上班,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C  转变观念 不做有钱的穷人

  李本田是雁滩失地农民的典型代表,身份置换后,他走过的路子几乎80%以上的雁滩农民都走过,但和李本田比起来,很多以租房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居民,虽然收入都不错,但在再就业、接受教育等方面却有差距,总觉得除了租房子自己什么都干不了的人也大有人在。

  大雁滩社区书记李晔在社区工作多半年了,在和很多新市民打交道的过程中,她最深切的体会就是:家境越好的人总是在忙忙碌碌地工作、赚钱,而越是家里情况不好的,“等、靠、要”的思想越严重。她告诉记者,社区一直在不间断地开设一些培训项目,试图以这种方式让新市民转变观念,走上再就业、创业之路,但却很少有居民对这些项目感兴趣,他们宁愿租房子。

  将“城中村”改造为城市社区是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这就决定和要求必须要对农民加强培训和教育,使农民能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本领,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能够处于有利地位。政府必须有意识地组织针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逐步改变农民落后的文化素质和小农经济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不断培育现代文明意识、风险意识与竞争意识,改变新市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

  也只有农民的社会观念、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融入城市,才不至于成为有钱的穷人。

  D  让剩下的土地利用到极致

  在城市化进程中,改变的不仅有农村的面貌、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影响着基层社区管理者的思想意识。

  几乎所有受访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们,都在借着自己拥有的土地优势,构想着社区未来的蓝图,且思维都已跳出原有的思考边界——我们拥有的不多,我们还不是很富裕,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我们仅拥有的资源,在创造价值上发挥到极致,像闻名全国的华西村那样、像甘肃的五里铺村那样、像兰州的光辉村那样,以崭新的眼光促进村社区的发展。

  宋家滩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付和平说:“我们正在寻找城中村改造的战略合作伙伴,推进城中村改造步伐。当完成城中村改造之后,宋家滩社区将进一步整合社区的既有资产,并采取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成立社区自己的股份有限公司,居民人人是股东,并成立董事会、选出董事长,来进一步管理集体资产,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将其转化为社区的福利和未来的建设。”

  北面滩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毓宝介绍,目前他们已经成立了兰州北面滩商贸有限公司,未来将抓住城市化建设机遇,做强做大村办企业,借着黄河风情线北面滩段的开发,在北面滩村社区第二新村建设村办的宾馆、酒店,拉动村社区集体经济的增长,开拓村社区居民就业门路。

  这不由得让记者想起本报7月20日刊发的《雁滩八成以上新市民仍以租房为主业,兰州合慧经济研究机构提出——借鉴“华西村”模式打造新雁滩》中所提及的:单家独户的“小农”生产只能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不是通向共同幸福的根本出路。纵观华西村和光辉村的发展之路,走集体经济道路(或土地资源规模经营、新型农业合作化经营)是当地人民实现共同幸福的根本原因。

  而目前雁滩基层的领导者已经在因时因地制宜地借鉴着“华西村”模式,创造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